HTTP訊息中header頭部資訊的講解
HTTP Request的Header資訊
1、HTTP請求方式
如下表:
GET |
向Web伺服器請求一個檔案 |
POST |
向Web伺服器傳送資料讓Web伺服器進行處理 |
PUT |
向Web伺服器傳送資料並儲存在Web伺服器內部 |
HEAD |
檢查一個物件是否存在 |
DELETE |
從Web伺服器上刪除一個檔案 |
CONNECT |
對通道提供支援 |
TRACE |
跟蹤到伺服器的路徑 |
OPTIONS |
查詢Web伺服器的效能 |
說明:
主要使用到“GET”和“POST”。
例項:
POST /test/tupian/cm HTTP/1.1
分成三部分:
(1)POST:HTTP請求方式
(2)/test/tupian/cm:請求Web伺服器的目錄地址(或者指令)
(3)HTTP/1.1: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統一資源識別符號)及其版本
備註:
在Ajax中,對應method屬性設定。
2、Host
說明:
請求的web伺服器域名地址
3、User-Agent
說明:
HTTP客戶端執行的瀏覽器型別的詳細資訊。通過該頭部資訊,web伺服器可以判斷到當前HTTP請求的客戶端瀏覽器類別。
例項: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CN; rv:1.8.1.11) Gecko/20071127 Firefox/2.0.0.11
4、Accept
說明:
指定客戶端能夠接收的內容型別,內容型別中的先後次序表示客戶端接收的先後次序。
例如:
Accept:text/xml,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html+xml,text/html;q=0.9,text/plain;q=0.8,image/png,*/*;q=0.5
備註:
在Prototyp(1.5)的Ajax程式碼封裝中,將Accept預設設定為“text/javascript, text/html, application/xml, text/xml, */*”。這是因為Ajax預設獲取伺服器返回的Json資料模式。
在Ajax程式碼中,可以使用XMLHttpRequest 物件中setRequestHeader函式方法來動態設定這些Header資訊。
5、Accept-Language
說明:
指定HTTP客戶端瀏覽器用來展示返回資訊所優先選擇的語言。
例項:
Accept-Language: zh-cn,zh;q=0.5
這裡預設為中文。
6、Accept-Encoding
說明:
指定客戶端瀏覽器可以支援的web伺服器返回內容壓縮編碼型別。表示允許伺服器在將輸出內容傳送到客戶端以前進行壓縮,以節約頻寬。而這裡設定的就是客戶端瀏覽器所能夠支援的返回壓縮格式。
例項: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備註:
其實在百度很多產品線中,apache在給客戶端返回頁面資料之前,將資料以gzip格式進行壓縮。
7、Accept-Charset
說明:
瀏覽器可以接受的字元編碼集。
例項:
Accept-Charset: gb2312,utf-8;q=0.7,*;q=0.7
8、Content-Type
說明:
顯示此HTTP請求提交的內容型別。一般只有post提交時才需要設定該屬性。
例項: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有關Content-Type屬性值可以如下兩種編碼型別:
(1)“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表單資料向伺服器提交時所採用的編碼型別,預設的預設值就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然而,在向伺服器傳送大量的文字、包含非ASCII字元的文字或二進位制資料時這種編碼方式效率很低。
(2)“multipart/form-data”: 在檔案上載時,所使用的編碼型別應當是“multipart/form-data”,它既可以傳送文字資料,也支援二進位制資料上載。
當提交為單單資料時,可以使用“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當提交的是檔案時,就需要使用“multipart/form-data”編碼型別。
在Content-Type屬性當中還是指定提交內容的charset字元編碼。一般不進行設定,它只是告訴web伺服器post提交的資料採用的何種字元編碼。
一般在開發過程,是由前端工程與後端UI工程師商量好使用什麼字元編碼格式來post提交的,然後後端ui工程師按照固定的字元編碼來解析提交的資料。所以這裡設定的charset沒有多大作用。
9、Connection
說明:
表示是否需要持久連線。如果web伺服器端看到這裡的值為“Keep-Alive”,或者看到請求使用的是HTTP 1.1(HTTP 1.1預設進行持久連線),它就可以利用持久連線的優點,當頁面包含多個元素時(例如Applet,圖片),顯著地減少下載所需要的時間。要實現這一點, web伺服器需要在返回給客戶端HTTP頭資訊中傳送一個Content-Length(返回資訊正文的長度)頭,最簡單的實現方法是:先把內容寫入ByteArrayOutputStream,然 後在正式寫出內容之前計算它的大小。
例項:
Connection: keep-alive
10、Keep-Alive
說明:
顯示此HTTP連線的Keep-Alive時間。使客戶端到伺服器端的連線持續有效,當出現對伺服器的後繼請求時,Keep-Alive功能避免了建立或者重新建立連線。
以前HTTP請求是一站式連線,從HTTP/1.1協議之後,就有了長連線,即在規定的Keep-Alive時間內,連線是不會斷開的。
例項:
Keep-Alive: 300
11、cookie
說明:
HTTP請求傳送時,會把儲存在該請求域名下的所有cookie值一起傳送給web伺服器。
12、Referer
說明:
包含一個URL,使用者從該URL代表的頁面出發訪問當前請求的頁面
Responses 部分
Header | 解釋 | 示例 |
---|---|---|
Accept-Ranges | 表明伺服器是否支援指定範圍請求及哪種型別的分段請求 | Accept-Ranges: bytes |
Age | 從原始伺服器到代理快取形成的估算時間(以秒計,非負) | Age: 12 |
Allow | 對某網路資源的有效的請求行為,不允許則返回405 | Allow: GET, HEAD |
Cache-Control | 告訴所有的快取機制是否可以快取及哪種型別 | Cache-Control: no-cache |
Content-Encoding | web伺服器支援的返回內容壓縮編碼型別。 | Content-Encoding: gzip |
Content-Language | 響應體的語言 | Content-Language: en,zh |
Content-Length | 響應體的長度 | Content-Length: 348 |
Content-Location | 請求資源可替代的備用的另一地址 | Content-Location: /index.htm |
Content-MD5 | 返回資源的MD5校驗值 | Content-MD5: Q2hlY2sgSW50ZWdyaXR5IQ== |
Content-Range | 在整個返回體中本部分的位元組位置 | Content-Range: bytes 21010-47021/47022 |
Content-Type | 返回內容的MIME型別 |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
Date | 原始伺服器訊息發出的時間 | Date: Tue, 15 Nov 2010 08:12:31 GMT |
ETag | 請求變數的實體標籤的當前值 | ETag: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Expires | 響應過期的日期和時間 | Expires: Thu, 01 Dec 2010 16:00:00 GMT |
Last-Modified | 請求資源的最後修改時間 | Last-Modified: Tue, 15 Nov 2010 12:45:26 GMT |
Location | 用來重定向接收方到非請求URL的位置來完成請求或標識新的資源 | Location: http://www.zcmhi.com/archives/94.html |
Pragma | 包括實現特定的指令,它可應用到響應鏈上的任何接收方 | Pragma: no-cache |
Proxy-Authenticate | 它指出認證方案和可應用到代理的該URL上的引數 | Proxy-Authenticate: Basic |
refresh | 應用於重定向或一個新的資源被創造,在5秒之後重定向(由網景提出,被大部分瀏覽器支援) |
Refresh: 5; url=
http://www.zcmhi.com/archives/94.html
|
Retry-After | 如果實體暫時不可取,通知客戶端在指定時間之後再次嘗試 | Retry-After: 120 |
Server | web伺服器軟體名稱 | Server: Apache/1.3.27 (Unix) (Red-Hat/Linux) |
Set-Cookie | 設定Http Cookie | Set-Cookie: UserID=JohnDoe; Max-Age=3600; Version=1 |
Trailer | 指出頭域在分塊傳輸編碼的尾部存在 | Trailer: Max-Forwards |
Transfer-Encoding | 檔案傳輸編碼 | Transfer-Encoding:chunked |
Vary | 告訴下游代理是使用快取響應還是從原始伺服器請求 | Vary: * |
Via | 告知代理客戶端響應是通過哪裡傳送的 | Via: 1.0 fred, 1.1 nowhere.com (Apache/1.1) |
Warning | 警告實體可能存在的問題 | Warning: 199 Miscellaneous warning |
WWW-Authenticate | 表明客戶端請求實體應該使用的授權方案 | WWW-Authenticate: Basic |
相關文章
- HTTP協議訊息頭HTTP協議
- 網頁快取相關的HTTP頭部資訊詳解網頁快取HTTP
- HTTP頭資訊解讀HTTP
- Http頭資訊詳解HTTP
- HTTP協議的頭資訊詳解HTTP協議
- HTTP Header 詳解HTTPHeader
- PHP 常用的header頭部定義彙總PHPHeader
- PHP常用的header頭部定義彙總PHPHeader
- php常用header頭部定義彙總PHPHeader
- 4個常用的HTTP安全頭部HTTP
- http header中cache設定HTTPHeader
- Http中header與body的區別HTTPHeader
- HTTP header 欄位解釋HTTPHeader
- HTTP headerHTTPHeader
- HTTP資訊頭管理器HTTP
- HTTP與快取相關的頭部HTTP快取
- http頭部如何對快取的控制HTTP快取
- [前端 · 面試 ]HTTP 總結(二)—— HTTP 訊息前端面試HTTP
- golang中的http的Header中設定Host無效GolangHTTPHeader
- 錯誤訊息sales area is not assigned for the header productHeader
- [譯] HTTP 快取頭部 - 完全指南HTTP快取
- HTTP協議頭部與Keep-Alive模式詳解HTTP協議Keep-Alive模式
- 【web】Spring RestTemplate提交時設定http header請求頭WebSpringRESTHTTPHeader
- 從零講解搭建一個NIO訊息服務端服務端
- http設定headerHTTPHeader
- HTTP header介紹HTTPHeader
- oracle_bbed.Datafile.Header_System.資料檔案頭資訊OracleHeader
- HTTP 請求頭部欄位中 connection - keep-alive 的含義HTTPKeep-Alive
- IP資料包頭部資訊分析
- 檢視BAM檔案頭部資訊
- 使用apache的HttpClient進行http通訊,隱藏的HTTP請求頭部欄位是如何自動被新增的ApacheHTTPclient
- 《圖解HTTP》— HTTP報文資訊圖解HTTP
- [譯] 那些我們不需要的 HTTP 頭資訊HTTP
- 微信開發中的訊息驗證與訊息回覆
- HTTP/2 頭部壓縮技術介紹HTTP
- Netty 中的訊息解析和編解碼器Netty
- Servlet各版本的web.xml頭部資訊-模板ServletWebXML
- [Akka]傳送一條訊息的內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