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考試知識梳理

weixin_34321977發表於2017-01-09

Author:Jiang Tao

宣告:本資料是針對北京師範大學徐克飛老師的《馬克思主義》課程PPT 的總結梳理,僅供內部學習使用,請勿傳播或用作其他用途,謝謝!:)

課程章節

  1. 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總論

  2.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3. 社會矛盾研究法

  4. 歷史主體研究法

  5. 社會過程研究法

  6. 社會認知與評價方法

  7. 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世界視野

第一章 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總論

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人們對社會的認識。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種認識的方式和達到的水平是很不相同的。

1.1社會科學簡介

科學

詞源

  1. 古漢語:指的是“科舉之學”。

  2. 英語:science來自於拉丁語,指有系統的知識,現在指自然科學。

  3. 現代中文:來自日文,“science”翻譯為科學。

維基百科:科學是一個探尋知識的系統。而探尋知識的途徑必需依靠科學方法。只有通過科學研究所獲取的結果才能成為一個知識體系。科學可以分為純科學與應用科學。應用科學把學術研究運用到人類具體的需求中。

科學的方法論

  • 遵循自然界規律

  • 根據自然界的規律對自然界的現象進行解釋

  • 在經驗世界裡是可以被檢驗的

  • 其結論是暫時的,不必是最終結論

  • 是可證偽的

科學主義

一種主張以自然科學技術為整個哲學的基礎,並確信它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哲學觀點。盛行於現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學奉為哲學的標準,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和研究成果簡單地推論到社會生活中來

社會科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 工業化
  • 政治民主化
  • 大學制度的建立

社會科學研究物件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物件為研究物件的科學。 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社會起源、演變、範疇、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關心的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的時候的活動規律,關心人類活動的功能和功效。社會科學的本質在於其整體性,在於其整體話的研究意向、研究維度和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功能

  1. 是現代社會秩序賴以形成的前提
  2. 是現代社會中國家和政府民主科學決策的資訊、知識、和職能基礎
  3. 社會科學中的知識和專家系統,是人們關於社會的公正、民主和進步等新年形成的精神基礎
  4. 是一種現代化的規範理論,不僅是現代性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現代性發展的矯正儀

社會科學建制

  • 單獨的學科

  • 跨學科的研究

社會科學“科學”嗎

  1. 強客觀性階段(自然主義)
    1. 實證主義
    2. 生物學主義
  2. 中客觀性階段
    1. 人文主義與自然主義之爭
    2. 韋伯的“價值關聯”和“價值中立”

三大學科

社會科學是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的,在當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人文科學(學科)隨著人類文明發展而逐漸形成,它以廣泛的人文社會現象為研究物件,以文學、史學、哲學、藝術等為主幹學科,目的在於幫助人類理解和把握自身。

自然科學以自然現象為研究物件,以探尋自然規律為目標,以實證性研究方法為手段,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諸多學科,在人類認識、適應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社會科學是在近代以來逐步形成的,它以社會現象為研究物件,力求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對社會生活做出科學的說明與合理的評價。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學科,在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當代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深度分化中高度綜合,形成了非常複雜的學科體系,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對其加以劃分。

社會科學的作用

人類文明的進步為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而社會科學的發展又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了思想指導。社會科學研究通過對社會歷史的回溯與反思,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與構建,力求提升社會的自我認識能力,使人類文明發展行進在正確的方向和軌道上。社會科學的發展標誌著人們在認識社會和提升自我認識方面的進步。社會科學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預見功能,引領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1.2社會科學方法論簡介

社會科學方法論

方法論(Methodology)是研究過程中所秉持的哲學,是對研究理論基礎的假設、共同特徵,是研究人員所主張的明確規則與程式。

社會科學方法論可以看作是社會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哲學,它把用於獲取社會現象的科學認識的各種方法、程式和技術作為自己的研究物件,探討在社會科學研究過程中獲得資料、解釋社會現象及其關係、得出研究結論的方法、程式和技術的哲學基礎和邏輯準則。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層次

  1. 抽象的科學方法

    例如矛盾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和概括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階級分析法等等。

  2. 一般科學方法

    在各門具體學科中使用的方法

  3. 具體科學方法

    各門社會科學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

方法論與“正規化”

  • 自然科學中的正規化
  • 社會科學中的正規化
  • 社會科學中的正規化選擇

研究中的邏輯

大家都需要遵守一定的邏輯規則,這屬於邏輯學知識論或者是認識論的範疇。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人們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它是對各門具體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概括和總結,提升人們的方法論自覺,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選用方法,認識社會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提高社會科學研究的水平。
社會科學方法論與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研究物件的特點所決定的。社會科學的研究物件是人類社會,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相似性和共通性決定了社會科學研究可以也應當學習借鑑自然科學的方法,而人文社會現象區別於自然現象的特殊性則要求社會科學創制和運用一些更加獨特的方法,使得社會科學方法論具有具有主體性與客觀性、事實性與價值性、科學性與規範性、傳承性與變革性相統一等鮮明的學科特點。

1.3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簡介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1. 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歷史研究中的革命變革

    • 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批判地繼承了人類社會認識史上的一切積極成果,克服了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歷史侷限,根據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而加以變革,開啟了科學認識社會的新時代。
  2.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內容和功能定位

  • 基本內容:從實踐出發的方法論、社會系統研究法、社會矛盾研究法、社會主體研究法、社會過程研究法、社會認識與評價、世界歷史的研究方法。
  • 基本功能: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為各門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則和合理途徑,要求人們在科學的方法論下從事社會歷史研究,正確地分析、選擇和掌握各種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
  1.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 客觀性原則;

    按照人類社會的本來面目認識和理解人類歷史,以理論體系不斷的自我更新和研究方法不斷的自我改進,去科學地揭示社會歷史在其運動和發展過程中“自己構成自己的道路”。

  • 主體性原則;

    從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內在要求出發,全面認識和評價社會歷史客體,並在觀念中能動地創造和建構起社會歷史發展的未來理想圖景,在真理認識、價值評價和審美追求的統一中把握人在社會認識中的自覺能動性,為人們作為社會歷史的主體而實踐地創造世界歷史提供精神動力和理論指導。

  • 整體性原則;

    正確認識自然與社會的關係,把對社會的研究納入到自然—社會的大系統中加以考察,賦予社會認識活動以巨集觀的歷史背景;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現實的、活動著的個人作為出發點,去把握社會的總體運動和結構;把各種分散、零碎的社會現象看作社會總體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各種社會要素的有序聯絡中揭示社會有機體的內在組織結構,在要素、結構與環境的功能聯絡中把握社會有機整體。

  • 具體性原則;

    對社會現象從內在性質、空間範圍和時間特性等方面進行具體的考察研究,作出定性、定量和定時的分析與判斷,從與他事物的各種聯絡中獲得對於特定社會事件的具體瞭解和掌握。堅持在物質利益的分化和階級利益的對立中揭示階級社會的特殊矛盾結構和階級鬥爭的根本原因,探尋不同階級或階層在經濟上的不同地位,用以解釋他們在社會政治權力和思想文化上的不同差異。

  • 發展性原則

    在社會的相對穩定中去揭示社會的運動與變化;在社會各個階段之間的歷史比較中揭示社會的進化與發展;在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互動作用中揭示社會發展的動因與規律,全方位勾畫社會有機體的立體和動態結構,以對現實的把握為基點去回溯社會形成的歷史和展望社會發展的未來。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 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地位

    自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是深化社會科學研究的需要,也是由馬克思主義的性質所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我們既要反對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又反對以僵化的教條主義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 正確對待當代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論

    當代西方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產生於西方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受到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和現象學等哲學思潮的影響。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論有著悠久的歷史,併產生了許多研究成果,我們應當給予重視,積極地借鑑和吸收有益的內容。

  •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開放的科學體系

    立足於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和人類認識與自我認識能力的進步,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在與社會實踐的互動中展示出自己所特有的開放性,它勇於也善於直面當代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各種理論和方法,通過深度的研究和探索,判明是非、區分正誤,不斷地豐富和提升自身,積極地參與和引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檢驗和發展。

第二章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石,實踐觀點與方法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觀點和方法。社會科學要立足實踐,從實踐入手研究人與社會,揭示人與社會發展的規律,並在實踐中檢驗其結論、成果的正確性。

2.1實踐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 實踐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 實踐創造了社會財富和社會關係

馬克思主義用實踐解釋社會歷史,認為社會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實踐不僅決定著人與社會的產生,而且決定著人與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人的實踐活動水平體現了社會歷史的發展水平,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本質上就是人的實踐的發展史。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改變統一於實踐

  • 實踐活動改變了外部環境
  • 人在改變外部環境、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變了人本身、 改變了自己的主觀世界
  • 實踐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

實踐的認識論基礎

  • 近代哲學的轉向 :本體論→認識論
  • 笛卡爾:主客二分知識論的代表
  • 馬克思: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的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 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

2.2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在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中,實踐是主要的、決定的方面,是理論的基礎;理論對於實踐具有反作用,是實踐的指導。

實踐是理論的基礎

  • 實踐是理論產生的源泉

    人們通過物質生產實踐、社會政治實踐以及科學文化實踐,逐漸瞭解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 實踐是理論發展的動力

    社會實踐不斷向人們提出新的問題和新的要求,推動人們去探求規律、獲取新知。人的實踐是自覺能動的活動,是以對於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為指導的。

  • 實踐是理論的目的

    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它能夠指導實踐。

  • 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

    判斷認識或理論之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就應當肯定和堅持;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就應當否定和拋棄。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總體性和具體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 人類的實踐活動與動物的活動不同,動物只是以其本能被動地適應自然界,人類則能夠以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改造自然界。人的實踐活動總是受意識支配,總是在認識的引導下進行的;
  • 理論對於實踐發揮著巨大的指導作用;
  • 要發揮理論對於實踐的指導作用,必須把理論理性轉化為實踐理性;
  • 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也必須是在一定理論所提供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研究方法的規範、指導下進行的。

中國古代的知行觀

  • 毛澤東為什麼能寫出《實踐論》?原因就是他植根於中國的傳統思想
  • 中國傳統知行關係脈絡梳理
  • 《實踐論》與中國古代思想的關係

2.3實踐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方法

  • 實踐是人類社會的歷史起點,也是研究人類社會的理論起點,是我們考察社會歷史、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探尋社會發展規律的根本觀點;
  • 實踐作為一種整體性、綜合性的活動,內在的包含著人魚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其自身的關係,從實踐出發認識、理解人與社會,就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根本方法;
  • 首先,從實踐入手研究社會結構及其變化發展;
  • 其次,從實踐入手研究社會歷史及其本質;
  • 再次,從實踐入手研究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以及多元主體的關係

2.4反對主觀主義

  • 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都是主觀主義的,都是主觀和客觀相分離、理論和實踐相脫離,都給革命和建設事業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 大學是象牙塔,很容易脫離現實,因為大家沒有社會實踐。這對理解人生和學術研究都有影響;

  • 反面教材:法國的毛主義。

第三章 社會矛盾研究法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是通過研究社會矛盾及其運動,揭示人類社會的一般結構、普遍本質及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解決社會矛盾提供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3.1對“矛盾”的理解

“矛盾”的兩重含義

邏輯上的“矛盾”

詞源

“矛盾”:出自《韓非子 難一》

contradiction:出自拉丁語,意為反著說

含義

指兩個概念互相排斥或兩個判斷不能同 時是真也不能同時是假的關係

邏輯矛盾的典型悖論

如“我在說謊”、全能悖論、理髮師的悖論

辯證法上的“矛盾”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 對立統一規律(矛盾的規律)
  • 質量互變規律
  • 否定之否定規律

唯物辯證法中“矛盾”的涵義: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指事物內部各個對立面之間的互相依賴而又互相排斥的關係。

兩種“矛盾”的區別

主要區別

  1. 前者是思想混亂的表現,而後者則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想 上的反映;
  2. 前者是違反思維規則的結果,是不正常的,後者則是正常的思維所固有的;
  3. 前者是思維發展的障礙,後者則是思維發展的動力;
  4. 前者是可以排除的,後者則是不可避免的。

矛盾與社會科學研究

  • 邏輯矛盾要避免
  • 辯證法意義上的矛盾是研究的物件和動力

毛澤東對“矛盾”的理解

《矛盾論》中對“矛盾”的論述
  • 批判形而上學(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闡明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
  •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 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
  •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其相互關係;
  • 矛盾鬥爭的兩種基本形式:對抗性的矛盾和非對抗性的矛盾
毛澤東的特色:“矛盾”=辯證法

把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簡化為對立統一

恩格斯講了三個範疇,我就不相信那兩個範疇(對立統一是最基本的規律,質量互變是質和量的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根本沒有)。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同對立統一規律平行的並列,這是三元論,不是一元論。最根本的是一個對立統一。沒有什麼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事物發展,每一環節,既是肯定,又是否定。

發現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概念

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於子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存在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全力找出他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它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

《矛盾論》與中國傳統文化

施拉姆:毛澤東的辯證法深深刻有到家和其他傳統中國思想學派的烙印

毛澤東在說明否定的概念時曾使用過很有意思的類比:

“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 《南宮詞紀�鎖南枝》)

對比“通變”和“主客二分”兩種思維方式

西方人觀察到的常常是一個與人的主觀相矛盾的物質世界。但是通變思維意識告訴我們的是,知和行、經驗和認識以及諸如此類的人類主觀活動是同樣在變化中貫通的,而且這些被認為也是與充滿互系關係的宇宙相同的。這樣人類不將自己看作是與自然隔絕的、獨立的,不將自己的主觀看作是與物質世界二元對立的。

質和量的互相轉化、否定之否定與通變意識不一樣,不是將差異變化之中的延續,而是相反,它的邏輯基礎仍然囿於必然性和決定主義範疇。通變式思維中沒有這種東西,變化在通變的意義上不是簡單加減原因造成的,變化不體現對否定的再否定。

《矛盾論》在國外的影響

阿爾都塞認為,毛澤東在其《矛盾論》中為矛盾特殊性確立了定義:關於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別;關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區別;關於矛盾的不平衡發展。他認為:“這三個概念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基本概念……它們體現著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特性。 毛澤東對以上三個概念的強調潛在地表明,在總體內部存在著支配與被支配關係,這是矛盾的基本關係。複雜結構是一個總體,是一個統一體,具有總體性和統一性。

3.2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人類社會充滿矛盾(矛盾的普遍性)

  • 社會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社會矛盾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 社會矛盾貫穿於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
  • 社會主義並非矛盾的絕緣體

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 兩對基本社會基本矛盾:
    • 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在這對矛盾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為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反過來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這一矛盾始終遵循著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 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在這對矛盾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又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這一矛盾始終遵循著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 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社會和諧是社會矛盾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

  • 社會和諧值得是各類社會矛盾處於相互促進、相互主義而不是相互折損、相互傷害的狀態。社會和諧的實質是“和而不同”;
  • 社會和諧不是對矛盾的排除,而是正確處理社會矛盾的結果;
  • 社會和諧是具體的、歷史的;
  •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3.3社會利益矛盾和階級矛盾

利益關係是一切社會關係的核心

物質利益
物質利益是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礎和前提,物質利益關係是一切社會關係的核心,利益關係變遷是社會發展狀況的標誌,利益分析法是觀察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根本方法。

利益僅僅是物質利益嗎?

利益是“在外界主觀意識不斷影響下產生的,它與外界保持著密切聯絡,它最清楚不過地反映了人的社會地位(特別是經濟地位)他們的社會出身、教育狀況、生活經歷、社會關係、職業或非職業狀況等”。

現階段,我國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是利益矛盾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表現,其核心是利益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訴求,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係和利益矛盾,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階級矛盾的實質是利益矛盾

  • 馬克思主義對於“階級”的定義
  • 階級矛盾的分類
    • 對抗性的階級矛盾和非對抗性的階級矛盾
    • 基本的階級矛盾和非基本的階級矛盾
  •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 社會革命是階級鬥爭的最高表現形式
  • 現階段,階級鬥爭已經不再是我國的主要矛盾
    • “階級”與“階層”比較

3.4西方社會的階級矛盾分析

西方已開發國家階級矛盾的演化

階級構成的變化

傳統產業工人減少

“中產階級”增加

階級矛盾的變化

工會組織的工人鬥爭減少
新形式的社會運動增加
70年代的學生運動、反戰運動、婦女解放運動、民權運動,80年代的環保運動、反核運動,90年代的反全球化運動、同性戀爭取權益運動、墮胎合法化運動、爭取安樂死合法化運動……

“階級”還是“諸眾”(multitudes )?

什麼是“非物質勞動”?

三類“非物質勞動”

  • 第一類是融合在大工業和生產過程中的智慧化和資訊化活動,是一種混雜有物質勞動的非物質勞動,包括程式設計、標準制定、技術支援等活動;
  • 第二類是帶有創造性和符號性任務(如生產思想、規範、語言、形象等)的非物質勞動,它包括廣告業、影視業、出版業和網路業等,它所生產的不是人類生活的物質條件,而是直接生產意義本身;
  • 第三類是涉及到情感的生產和控制的非物質勞動,是從事情感經濟或服務業,如法律援助、服務、教育等的勞動,是一種需要人際交往的勞動。

“非物質勞動”的特徵

  • 非物質勞動消除了工作時間跟業餘時間的界限
  • 非物質勞動與“生物政治”
  • 非物質勞動形成“資本”的帝國
什麼是“諸眾”?

工人階級的發展的三個階段

前福特主義階段的專業工人、福特主義階段的大眾工人、後福特主義的資訊生產對應的社會工人。

社會工人=“諸眾”

傳統的工人階級彌散為“諸眾”,“諸眾”指一切被資本帝國控制的成員:工人、學生、知識分子、失業者、移民、少數民族等一切社會、文化力量。

“諸眾”:新時代的無產階級
“諸眾”彌散。但是非物質勞動的特徵使其容易瞬間聯合,共同反對“資本帝國”的統治。

第四章 歷史主體研究法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是社會歷史規律和社會歷史主體活動的統一。社會歷史規律的展開過程就是社會歷史主體力量的展現過程。所以,從歷史主體的角度研究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一個重要特點。

4.1 近代西方“人學”的歷程

  • 中世紀:“人”被壓抑

    在中世紀的歐洲,上帝主宰一切,人是上帝的奴僕、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順地聽從上帝的擺佈。教會把現實世界說成是與“天國”對立的罪惡世界,人們只有棄絕現實的物質享受,剋制慾念,才能求得死後進入“天堂”。

  • 文藝復興:“自然的人”的迴歸

    主張用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權抗擊神權,用人道取代神道,把人的自由與平等、尊嚴與價值、權利與幸福置於首位

  • 啟蒙運動之後:“抽象的人”的發展

    代表人物笛卡爾康德笛卡爾

  • 馬克思:“總體的人”

    • 馬克思“人學”的思想來源
      1. 黑格爾(理性的人)
      2. 費爾巴哈(感性的人)
      3. 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人學”的基本觀點
      1. 勞動或實踐是人的本質
      2.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3.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
  •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人”的詮釋

    • 薩特的“人學”
    • 阿爾都塞的“人學”

4.2 “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 “現實的人”是社會歷史研究的出發點

    馬克思主義認為,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構成了全部的感性世界的基礎。社會是由“現實的人”構成的,社會過程是“現實的人”的活動過程。“現實的人”就是處於一定現實的社會關係之中。“現實的人”的活動構成了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內容。

  • “現實的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內容

    人的社會歷史活動就是“現實的人”的社會歷史活動,它包括物質生產活動,也包括精神生產活動。人的社會歷史活動是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的活動。

  • 人的存在與發展狀態是社會歷史發展狀況的本質標誌與衡量尺度

    馬克思曾經按照人的存在和發展狀態,以人的社會結合形式為依據,把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分為三種狀態,即“人的依賴關係”階段,“物的依賴關係”階段,個人自由和全面發展階段的狀態。

    從考察作為社會主體的人的存在狀態出發, 又以人的發展狀態作為劃分標誌, 在理論上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本質, 在實踐上則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實際。它說明,能否保障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發展程度如何,是一種社會制度進步與否的主要標誌。

  • 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目的

    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內容。人是社會的主體, 人們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期望的目的而創造自己的歷史。人的發展既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內容 又是社會發展的目的和標誌, 因為社會是由人構成的, 人是社會的“細胞”,離開了人的發展就談不上社會的存在和發展。

    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社會發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人發展到什麼程度, 社會就發展到什麼程度。

    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理念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人作為社會發展的目的,在社會發展中實現人的發展目標。

4.3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 社會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發展條件

    人是個人與社會的統一體。社會共同體是人的社會性的存在方式。社會共同體的是人的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社會共同體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社會共同體同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相聯絡。社會共同體與人的發展要求之間也存在著矛盾。

  • 社會共同體的兩重性

    一般說來,社會共同體都有其虛假性和真實性兩個方面,這兩種不同的方面可稱之為“虛假共同體”與“真實共同體”。所謂“真實共同體”一般地說是指它符合了生產力發展的規律,解放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是人的自由和發展的促進條件。所謂“虛假共同體”是建立在階級矛盾、階級對立的社會裡的社會共同體,它是某一階級的共同體,卻硬說成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體。個體以何種方式結成共同體不是任意的,歸根到底要由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來決定。

  • “自由人的聯合體”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共同體

    自由人聯合體不同於虛假共同體,具有真實共同體的本質特徵。“自由人”是擺脫了社會分工的限制和階級壓迫的人。由“自由人”組成的社會共同體是“自由人聯合體”。它是建立在階級消滅、私有制消滅和強迫性社會分工消滅的基礎上的。“自由人聯合體”是無產者的聯合體。真正的共同體是無產者佔有制的社會共同體。

第五章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形而上學的舊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認為,“必須先研究事物,而後才能研究過程。必須先知道一個事物是什麼,爾後才能覺察這個事物中所發生的變化。” 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和把握世界的正確方法是,把客觀事物置於其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加以認識,把客觀事物同它存在和發展的過程統一起來加以認識。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變革。

5.1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規律的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與自然科學

  1. 時代背景:自然科學大發展

    • 自然科學的發展

      • 歷史背景:文藝復興在“發現”人的同時也“發現”了自然
      • 自然科學的大發展:十六世紀是自然科學獨立的時代,十七世紀是自然科學初步發展的時代,十九世紀則是近代自然科學大發展的世紀。
    • 自然科學與理性主義

      • 理性主義:人們具有用理性判斷事物的能力,理性支配著人們的一切活動。理性的核心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理性主義就是啟蒙運動的核心

      • 理性主義的表現:理性是評判、衡量一切的尺度,宗教狂熱與迷信是人類永恆的敵人,只有依靠理性才能擺脫偏見,改造社會;決定世間事物的最高依據不是聖經而是理性,不合乎理性的東西,包括上帝都沒有存在的權利。如:孟德斯鳩、蒙田的觀點

  1. 馬克思與科學

    • 馬克思對科學的重視
    • 馬克思對於數學的興趣
    • 馬克思研究數學的歷程
  2. 恩格斯與科學

    • 恩格斯深知,要建立和闡明新的哲學體系,就必須具備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
    • 《自然辯證法》是恩格斯多年來對自然科學研究的總結。

自然科學對馬恩的哲學的影響:社會規律

社會存在規律
  • 對於科學的研究,支援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哲學理論。同時,科學也影響了馬恩的哲學思維。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跟自然界存在規律一樣,人類社會也存在規律。
  • 自然科學的任務是揭示自然界的規律,哲學的任務是揭示人類社會的規律
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存在統一性
  • 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是客觀的物質
  • 人類社會和物質自然界一樣,是運動的、變化和發展的
  • 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界的 發展一樣,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關於社會規律的爭論

對於社會規律的不同意見
  • 社會不存在客觀規律

    只有反覆出現的、具有重複性的事物或現象才有所謂的規律性;只有完全客觀的東西才具有內在的規律性;規律能夠使人們準確地預測未來事件

  • 波普爾: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規律是一種歷史決定論

    “歷史決定論”是探討社會科學的一種方法,它假定歷史預測是社會科學的主要目的,並且假定可以通過發現隱藏在歷史演變下面的“節律”或“模式”,“規律”或“傾向”來達到這個目的。 馬克思主義是以經濟主義為基礎的歷史決定論

馬克思主義的辯護
  • 社會發展存在客觀規律
    • 社會歷史領域是存在著具有可重複性的東西的
    • 社會歷史過程具有客觀性
    • 人們可以根據對這種規律的認識對社會的未來發展進行預測
  • 馬克思主義的決定論是一種辯證決定論
    • 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不僅承認因果規律的客觀性和決定性,而且承認包括統計規律和系統規律在內的其他規律的客觀性和決定性
    • 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不僅承認必然性的存在,而且承認偶然性的存在,並且從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中去揭示歷史程式的發展演變
    • 馬克思主義把社會歷史程式看作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過程
  • 社會規律性的客觀性和人的能動性是統一的

5.2 社會是過程的集合體

人類社會是一個過程

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我們所面臨的世界並不是開天闢地以來就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人類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是歷史的產物。從過程的角度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不同的階段的。

人類認識是一個過程

人的活動的一切結果並不具有最終的性質,人類認識的結果也不具有最終的性質。真理不是一堆現成的、一經發現就只要熟讀死記的教條。認識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只要人類存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就會一直不停地進行下去。

5.3 社會發展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

社會發展過程的客觀規律性

從人類社會的存在基礎看,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的體系,主要包括生產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環境。 社會發展規律同自然發展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

社會發展過程的主體選擇性

社會發展規律又有同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不同的地方,這就是社會規律是通過人的活動來實現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有主體選擇因素的存在。自然界的發展過程完全是自發的、盲目的;社會發展過程則是自為的,是人的活動的結果。人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面對同一事物和過程,由於主體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會導致主體選擇的不同,因此,主體選擇會因人而異。

社會發展過程是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

一方面,社會歷史過程有其客觀性和規律性,這種客觀性和規律性決定著歷史的程式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決定著人的思想、情感和目的,另一方面,社會歷史是通過人的活動實現的,社會規律是人的行動的規律。

5.4 研究社會過程的方法

歷史主義的方法

認識社會歷史,離不開現代人的眼光。但是,後人在認識既往的社會歷史時,必須從特定的歷史時代、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出發,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過程中加以認識。社會歷史過程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結果,這種結果一經產生就是既成的客觀事實,後人對它的認識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認識和把握歷史的真實。堅持歷史主義原則,必須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科學預見方法

研究社會過程、認識社會規律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對社會歷史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來解決當前和今後面臨的歷史和現實課題,這就需要科學預見。科學預見是依據歷史發展的客觀程式和客觀規律,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社會趨勢和社會過程的預測。堅持科學預見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歷史決定論的必然要求。

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歷史是人類社會自身的客觀程式,邏輯則是對這一程式和歷史順序的認識和把握。社會歷史過程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社會歷史程式在人類思維中的再現。因此,二者具有統一性。

第六章 社會認知與評價方法

社會是人類的實踐活動建構起來的,也是人類生活得以展開的方式和場所,具有客觀性和內在的價值維度。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分別從科學認知和價值評價的角度對人類社會加以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則從方法論的高度實現了科學認知與價值評價的統一。

6.1 真理與價值

馬克思主義關於真理和價值的觀點

什麼是“真理”和“價值”?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主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統一。
作為哲學範疇的價值,是指客體以自身屬性滿足主體需要或主體需要被客體滿足的效用關係。

2、真理和價值的關係
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兩大目標。真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價值是客觀事物對人的需要的滿足。

3、真理和價值的認識論基礎
在認識論上,真理和價值都是主客二分的結果。馬克思關於真理和價值的論述受到了客觀主義的影響。但是馬克思將真理與價值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強調真理和價值的辯證關係。

關於真理和價值的爭論:相對主義

什麼是相對主義
後現代與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的典型:福柯關於知識與權力關係的論述

6.2 社會認知的方法與途徑

社會認知的特點

相對於自然認知,社會認知有其特點。社會認識直接關聯著人們不同的社會地位和利益,所以社會認識不容易取得共識。此其一。其二,社會認識具有“理解”的特點。

經驗觀察與事實描述

作為社會科學方法的觀察,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意識地對社會現象進行考察。這種考察是基於實踐經驗的觀察、考察,它所要達到的不是枝節之論,而是物件之總體。基於實踐的經驗觀察是社會認知的第一步,隨後展開的認識步驟則是對現實的描述。

社會認識的概括和綜合

藉助概念進行的抽象、概括,必須捨棄許多感性的、偶然的方面,這樣才能使物件的普遍本質呈現出來,有助於人們理解和把握同類現象。需要“分析”與“綜合”。作為社會認識方法的分析與綜合,是社會分化與整合的體現與自覺。分析要深入到物件的內在矛盾、內在結構之中,發現其構成方面、構成要素及其各自的功能。

6.3 社會評價的標準和原則

社會進步的評價標準

社會評價的方法既體現著一定的價值觀,又要結合於社會認識的邏輯。因而,“實事求是”同樣適用於社會評價。社會評價首先要以事實為根據,按照事實即事件或事態展開的邏輯,與認知一起進行。社會評價根本上說是關於社會“進步”與否的評價。社會評價不止是對社會現象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對社會形態、體制和人們的組織方式的評價,正是這些社會的結構和功能從巨集觀上決定了哪一類社會現象會大量產生。

社會生產力是社會評價的根本標準

人類是靠自己的能力,特別是社會生產能力而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即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類生命活力的最集中體現,是人類自己最大的財富,也是構成社會的物質基礎。因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構成了社會評價的根本標準。

人民利益是社會評價的最高標準

人是社會的主體。對於社會的研究者和社會的管理者來說,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應當既是他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又是他們的歸宿點。“人民利益”標準是既基於人類歷史發展的總體方向,又基於社會主義價值觀而提出的標準。人民利益標準也就是“以人為本”的原則。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人們研究自己的社會存在方式,把握社會的性質和發展規律,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人自身的進步,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自身的進步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根本上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並表現為人民利益的不斷提高和實現。凡是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凡是有利於人民利益的不斷提高和實現的,就是有利於社會進步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因而也是社會評價所必須堅持的。

第七章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世界視野

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研究近代以來世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創立了世界歷史理論。學習和掌握世界歷史理論,確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視野,對於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與趨勢,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各種重大關係,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7.1 佔領華爾街運動與金融危機

  •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程式
  •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社會背景:金融危機

7.2金融危機與新自由主義

  • 什麼是新自由主義?
  • 新自由主義與金融危機

7.3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

  • 什麼是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包括資金、人員、商品、資訊等全球性流動和經濟活動國際合作的全球性展開。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市場貿易活動的主體,依附於不同國家的跨國公司則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而一些國際經濟組織如WTO和世界銀行等則對於國際經濟秩序的維護起著重要的作用。

    特點

    1. 是經濟發展的整體相關性
    2. 是經濟發展的多極主體性
    3. 是基於經濟利益的分化組合
  •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

  • 新自由主義是全球化的新階段

7.4 全球化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

  • 哲學視野中的“世界歷史”

    “世界歷史”不是一個歷史編撰學的概念,而是一個哲學歷史觀的概念,其所揭示的是各個國家和民族進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時代,結合成為一個經濟、政治、文化有機聯絡的世界性系統整體的歷史事實。

  • 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

    歷史開始向世界歷史轉變是由近代的工業化和國際貿易引發的。世界歷史時代就是各個民族和國家普遍交往的時代,是新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全球性擴充套件的時代。

  • “世界歷史”的兩重性

    在世界歷史條件下,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不僅仍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辯證統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性質、結構和執行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