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辦、國辦印發了《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國內要在 5~10 年的時間形成下一代網際網路自主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 IPv6 商業應用網路;到 2025 年末,我國 IPv6 網路規模、使用者規模、流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網路、應用、終端全面支援 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平滑演進升級,形成全球領先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產業體系。
這份行動計劃,幾乎讓每一個國內網際網路、智慧硬體的從業者大呼過癮——因為這將徹底解決困擾我國多時的 IPv4 資源不足的問題,極大地提升我國的網際網路接入質量。
為什麼要推進 IPv6
事情要從 1981 年開始說起,IETF 在 1981 年釋出了 RFC 791 標準,從那時起我們便開始使用 IPv4。IPv4 總計約能提供 40 億條 IP 地址,由於上世紀 80 年代電腦是個緊缺貨,當時的人可能都無法想象地球上有 40 億臺電腦,也就沒有去擔心 IPv4 地址耗盡。
不過超出大家預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極速發展。除了電腦之外,智慧裝置比比皆是,每一臺手機、智慧手環、手錶、路由器等裝置都會佔據一個 IP 地址,甚至電視機、智慧冰箱、智慧洗衣機、空調、門鎖等能接入網際網路的智慧傢俱,也需要自己的 IP 地址。在聯網裝置種類繁多的情況下,IPv4 的地址捉襟見肘。同時國外還有很多組織同時擁有上百個 IP 地址,但是實際使用的只有地址卻只有數十個,導致了大量的 IP 地址被浪費,讓 IPv4 地址更加緊缺。
目前我國推進 IPv6 最大的一個動力就是為了解決 IPv4 地址枯竭的問題。
IPv6,為每一粒沙提供一個 IP
IPv6 是 IETF 在 1995 年公佈的下一代 IP 地址標準,與 IPv4 相比,IPv6 128 位的地址長度可以提供 3.402823669 × 10³⁸ 個地址。具體是多少個,筆者也數不清,總之據說可以給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提供一個 IP 地址。
相比之下,我們回顧一下 IPv4 提供的地址數量—— 40 多億條。
除了充沛的 IP 地址數量,IPv6 相比 IPv4 還有其他諸多的優勢。
更快的傳輸速度
快、更快、非常快,這是現在網際網路長期的追求,而 IPv6 是固定報頭,不像 IPv4 那樣攜帶一堆冗長的資料,簡短的報頭提升了網路資料轉發的效率。並且由於 IPv6 的路由表更小,聚合能力更強,保證了資料轉發的路徑更短,極大的提高了轉發效率。
△ IPv4 和 IPv6 的頭部對比
更安全的傳輸方式
安全雖然越來越多的網站正在開啟 SSL,但是依舊有大量的網站沒有采用 HTTPS 。在 IPv4 協議中並沒有強制使用 IPSec加密資料,導致網站明文傳輸洩漏資料,而 IPv6 則是直接整合了 IPSec,在網路層認證與加密資料,為使用者提供端到端的資料安全,保證資料不被劫持。
對移動端更加友好
現在手機等移動裝置可以說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IPv6 協議可以增強移動終端的移動特性、安全特性、路由特性,同時降低網路部署的難度和投資。
即插即用
同樣與 IPv4 相比, IPv6 增加了自動配置以及重配置技術,對於 IP 地址等資訊實現自動增刪更新配置,提升 IPv6 的易管理性。
普及 IPv6 的難點
一句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為什麼 IPv6 有如此多優點,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普及呢?
阻礙 IPv6 普及,一方面是技術原因,還一方面是資源分配不平均:
1. IPv6 與 IPv4 的相容性存在問題,雙方之間很難做到完整的互聯互通,目前的技術是在雙方通訊時經過隧道,建立隧道的成本太高;
2. 美國、歐洲等手裡擁有大量閒置的 IPv4 地址資源,它們現在還無需擔心地址枯竭,所以也遲遲不肯推進 IPv6 的普及。
又拍雲,積極佈局 IPv6
如上所言,目前歐美對推進 IPv6 的普及,並沒有太大的熱心;反而是我國,這幾年面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大國與缺乏 IPv4 資源的矛盾,這也推動我國在 IPv6 普及這件事情上,走在全球前列。《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更是把 IPv6 推到了國家政策層面上。
在《行動計劃》提出之前,作為國內領先的雲服務廠商,又拍雲在 2016 年便開始投入 IPv6 的建設,為客戶提供智慧化的 IPv6 服務,無需進行配置修改,即可實現 IPv4 到 IPv6 的閘道器轉換,客戶和終端使用者能夠早一步享受 IPv6 更穩定、快速的網路質量。
國內三大運營商也是早早地在 30 多個城市重點升級改造了公眾網際網路、專用業務承載網以及 3G/4G 移動分組域,加快 IDC 資料中心以及自營業務平臺的升級改造,截止 2016 年 11 月已發展 IPv6 使用者超過 1100 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