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佇列之JMS和AMQP對比

li_zehao發表於2018-05-19

JMS

        JMS(Java MessageService)實際上是指JMS API,它定義了一些藉口,提供了一套標準API。

        JMS提供了兩種訊息模型,peer-2-peer(點對點)以及publish-subscribe(釋出訂閱)模型。當採用點對點模型時,訊息將傳送到一個佇列,該佇列的訊息只能被一個消費者消費。而採用釋出訂閱模型時,訊息可以被多個消費者消費。在釋出訂閱模型中,生產者和消費者完全獨立,不需要感知對方的存在。

         訊息如何從producer端達到consumer端由message-routing來決定。在JMS中,訊息路由非常簡單,由producer和consumer連結到同一個queue(p2p)或者topic(pub/sub)來實現訊息的路由。JMSconsumer同時支援message selector(訊息選擇器),通過訊息選擇器,consumer可以只消費那些通過了selector篩選的訊息。在JMS兄中,訊息路由機制的圖示如下:

AMQP

        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是一種協議,更準確的說是一種binary wire-level protocol(連結協議)。這是其和JMS的本質差別,AMQP不從API層進行限定,而是直接定義網路交換的資料格式。這使得實現了AMQP的provider天然性就是跨平臺的。意味著我們可以使用Java的AMQP provider,同時使用一個python的producer加一個rubby的consumer。只要都按照相應的資料格式去傳送報文請求,不同語言的client均可以和不同語言的server連線。    

        在AMQP中,訊息路由(messagerouting)和JMS存在一些差別,在AMQP中增加了Exchange和binding的角色。producer將訊息傳送給Exchange,binding決定Exchange的訊息應該傳送到那個queue,而consumer直接從queue中消費訊息。queue和exchange的bind有consumer來決定。AMQP的routing scheme圖示過程如下:


 最後將JMS和AMQP的各項對比如下:


JMS

AMQP

定義

Java api

Wire-protocol

跨語言

跨平臺

Model

提供兩種訊息模型:

(1)、Peer-2-Peer

(2)、Pub/sub

提供了五種訊息模型:

(1)、direct exchange

(2)、fanout exchange

(3)、topic change

(4)、headers exchange

(5)、system exchange

本質來講,後四種和JMS的pub/sub模型沒有太大差別,僅是在路由機制上做了更詳細的劃分;

支援訊息型別

多種訊息型別:

TextMessage

MapMessage

BytesMessage

StreamMessage

ObjectMessage

Message (只有訊息頭和屬性)

byte[]

當實際應用時,有複雜的訊息,可以將訊息序列化後傳送。

綜合評價

JMS 定義了JAVA API層面的標準;在java體系中,多個client均可以通過JMS進行互動,不需要應用修改程式碼,但是其對跨平臺的支援較差;

AMQP定義了wire-level層的協議標準;天然具有跨平臺、跨語言特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