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對人工智慧著迷,於是天堂請去了Minsky

PSI內容合夥人發表於2016-01-26

2016年1月24日晚,人工智慧先驅Marvin Minsky病逝於美國波士頓,享年88歲。這位一生渴求知識、追求真理的科學家與哲學家,畢生致力於研究描述人類心理過程的計算工作和如何賦予機器智慧的理論,對人工智慧走向黎明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1927年8月9日,Marvin Lee Minsky出生於紐約。父親Dr.Henry Minsky是眼科主任,母親Fannie Reiser是一位社會活動家。Minsky小時候就對電子裝置和科學深深著迷,年輕的他在曼哈頓的私立學校菲爾德斯頓文理學校就讀,之後,Minsky又在菲爾德斯頓文理學校的河谷分校就讀過。他高中就讀於布朗士科學高中,之後轉校馬薩諸塞州菲利普斯安多佛中學。 

二戰後,曾在海軍服役的Minsky進入哈佛大學學習數學,然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數學博士學位。他的一生都在智慧的疆界裡拓張,取得了數學博士學位之後Minsky就開始轉向其它領域。在興趣的驅使下,他研究了遺傳學,之後又轉向了稍微有點難度的物理學,最終他選擇了「智慧」本身作為研究重點。Minsky一生成就頗多:

1951年Minsky創造了第一臺學習機器,即由真空管建造的人工神經網路,被稱為隨機神經網路模擬加固計算器(the 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SNARC)。1956年他發明了第一個共焦掃描顯微鏡,一個在生物學領域應用廣泛的具有良好解析度和影像質量的光學儀器。同年,在新罕布夏州達特茅斯學院,舉行了長達一個月之久的達特茅斯會議,該會議標誌人工智慧成為一門真正的學科。會議的議題圍繞如下論點:「智慧的任何其他特性的每一方面都應能被精確地加以描述,使得機器可以對其進行模擬。」而會議組織者除了Marvin Minsky外,還包括John McCarthy、Claude Shannon、Nathaniel Rochester,他們後來都對人工智慧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達特茅斯會議之後的幾年,人工智慧蓬勃發展。1958年Minsky離開哈佛大學,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加入了林肯實驗室。1959年Minsky與John McCarthy聯合創立了麻省理工人工智慧專案(the M.I.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ject),即之後的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該實驗室對現代計算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激起了計算機和軟體設計文化的流行。它將數字資訊應該免費共享這一理念深深植入人心,並形成了所謂的開源軟體運動的概念,併成為網際網路的前身——ARPAnet的一部分。1963年Minsky發明了首款頭戴式圖形顯示器,如今的Oculus Rift虛擬現實眼罩就採用了這種模式。

正是這些成就的日積月累,1970年,Minsky獲得了電腦科學界最高獎項——圖靈獎(the Turing Award),同時他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工智慧學者。 Minsky作為一名人工智慧學者也一直致力於將其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其課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生,他們中很多人最後都成為了電腦科學領域的超級巨星。其中包括發明家和未來學家Ray Kurzweil,麻省理工學院知名人工智慧專家和電氣工程教授Gerald Sussman,以及接任Minsky教授管理AI Lab的Patrick Winston、發明家和企業家Danny Hillis等。 Minsky智慧超群且興趣愛好廣泛。在哈佛大學取得數學學位的同時還學習音樂,作為一名卓有成就的鋼琴家,他很高興坐下來即興創作複雜的巴洛克賦格曲。 

Minsky著作頗豐。1985年出版的一本開創性哲學著作《心智社會》(The Society of Mind)中,他提出了一項基本假設:人類與機器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區別。人類實際上是一種機器,他們的大腦由許多半自治但很愚蠢的「代理」組成,而「不同的任務需要完全不同的機制。」這項理論人們對大腦如何運作、人們如何學習的看法與思考方式。而在其另一部著作《情感機器》中,Minsky則有力地論證了:情感、直覺和情緒並不是與眾不同的東西,而只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也同時揭示了為什麼人類思維有時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時又會轉向情感的奧秘。透過對人類思維方式建模,他為我們剖析了人類思維的本質,為大眾提供了一幅建立能理解、會思考、具備人類意識、常識性思考能力,乃至自我觀念的情感機器的路線圖。 

Minsky去世後留下了他的妻子Gloria Rudisch,兩個女兒Margaret和Juliana Minsky,一個兒子Henry,一個姐妹Ruth Amster和4個孫子外孫。其妻子Gloria在回憶起六十年前她與丈夫第一次交談的情景時,依舊激動不已:「他說他想知道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我認為他要麼非常睿智,要麼非常愚蠢。幸運的是,竟然是前者。」 Minsky的去世無疑是人類歷史的一大損失,正如MIT媒體實驗室創始人Nicholas Negroponte所說:「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總是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他教導我們,困難有時候很容易,但簡單有時候會更難。」 最後,聽一聽Minsky辭世前對其人工智慧一生的評價,願天堂裡充滿智慧:

<embed>

大師們對Minsky的評價: 在近60年的人工智慧歷史中,馬文•明斯基一直是一位閃耀著耀眼光彩的傑出的人工智慧權威,是當之無愧的人工智慧之父。——李德毅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明斯基在1950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數學系的博士研究生學位,比我晚一年。我們很快意識到,我們兩人都對人工智慧很感興趣。事實上,當時明斯基已經對如何實現人工智慧頗有想法了,這一點在之後他設計和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個神經網路模擬器Snare上得到了證實。——John McCarthy(人工智慧先驅,LISP語言之父,圖靈獎獲得者) 
馬文•明斯基在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數學、計算語言學、機器人和光學等諸多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他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備人類常識推理的能力。對於我來說,他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導師。——雷 • 庫茲韋爾(21世紀未來學家和思想家,奇點大學校長,谷歌公司工程總監) 在這世界上,我只佩服兩個極具智慧的人物:首先是馬文•明斯基,其次是卡爾•薩根。——艾薩克•阿西莫夫(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