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ERP真的靠譜嗎?

SAP夢心發表於2018-12-15

      現在幾乎每個IT系統或專案都要跟雲掛上鉤,跟數碼產品必與“智慧”扯上關係一樣,否則在外行甚至同行眼裡就是“矮小搓”。ERP領域也悄然颳起了雲端化。國內ERP產品也藉此機會想彎道超車,通過雲化來搶奪被SAP和Oracle佔去的高階ERP市場。

雲端化聽多了,企業資訊化決策者難免會有這樣的錯覺,如果不順應這樣的潮流,如果還部署傳統應用架構的話,彷彿就是落伍,跟不上時代。但在一片喊雲的聲音裡面,我們不僅要問:雲ERP真的靠譜嗎?

      雲ERP的技術應用實際上就是ERP廠商自己搭建企業雲伺服器或者租用專業雲伺服器(比如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等來部署自己的ERP產品,然後在雲ERP上實施甲方客戶的ERP專案,就是Saas(軟體即服務)應用模式。在此應用架構上,甲方客戶免去了部署本地伺服器,免去管理伺服器的成本。使用者只需要開啟瀏覽器就可以直接登陸使用,不需要安裝其他額外的軟體(C/S架構需要安裝客戶端)。看起來確實會省不少成本。

      ERP廠商售前宣傳的時候總是拿出很多“王牌”來鼓吹雲ERP的優勢,比如:

使企業成本大幅降低

使軟體更新迭代快速

使遠端辦公變得簡單

使管理培訓發揮優勢

使資料安全得到保障

使人工智慧成為可能

使ERP實施門檻降低

 

      不知道的還以為雲ERP是拯救世界來了,實際上懂行的人就知道上面這些條件根本就站不住腳。下面針對每個“優勢”好好來剖析一下它的荒謬!

 

      荒謬1:使企業成本大幅降低

      這裡的成本主要是伺服器硬體成本、部署ERP軟體的成本、購買許可證的成本。從短期5年左右來看,部署雲ERP確實省去了購買伺服器硬體的費用,也不需要增設伺服器管理人員。但,請問一年租用伺服器的費用是多少?上雲ERP你得考慮用專線吧?你問過電信一年專線的費用嗎?就算部署ERP軟體的成本和使用雲ERP購買許可證費用比較低,但這個是基於Saas的應用模式來考量的。

      Saas的模式有單租戶模式和多租戶模式。

      單租戶模式說白了就是獨立的伺服器、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ERP軟體、獨立的資料庫,不跟別人共用,安全性最高,成本也最貴,適用於客戶需要定製化的場合。

      多租戶模式裡面又有三種資料儲存模式:同伺服器不同資料庫、同資料庫不同Schema、同Schema不同ID。成本和安全性由高到低,但資料恢復備份的難度由低到高。

      因此你認為成本低的,可能是你家的資料跟別人家雜在一起的情況。

      所以,從短期5年來看,企業成本是降低了,但隨著年限的增加,這個成本比本地部署伺服器會越來越沒有優勢。所以從企業成本這一緯度來說,雲ERP只適用於中小型的企業,資訊化重視程度不大,預算不足、不願增設維護人員。針對中大型企業,上ERP是為了更好的資訊化支援,是將ERP系統作為核心的業務系統使用,極其重要,投入的資源和預算不是中小企業能比擬的。

 

      荒謬2:使軟體更新迭代快速

      說真的,ERP資料基本上涵蓋了企業裡核心非核心的資料,除非系統遇到瓶頸,功能又很急需,技術又比較落後,新版本改進超級多,否則一般企業不會輕易去升級更新ERP軟體的功能。功能和資料定製化程度高,一旦更新升級失敗而造成資料丟失損毀,這就不是乙方顧問駐場通宵能搞定的。相信誰都不會輕易拿ERP資料開玩笑。所以那些動不動就說軟體更新迭代快速的說法,都只是一個噱頭賣點而已。

      真正上線使用一段時間了你就會知道,ERP系統穩定才是王道。

      對中小型企業來說,預算不足,整個ERP都託管為ERP廠商維護管理,部署雲ERP確實是一個省心的選擇,包括軟體更新啥的都有廠商包杆了。但這只是中小型企業的做法。大型企業,資料是最寶貴的,更新迭代?還是慎重吧!

 

      荒謬3:使遠端辦公變得簡單

      嗯,ERP廠商為了賣產品,什麼話都敢說,連遠端辦公變得簡單都搬出來了。隨意讓員工在辦公環境之外使用ERP系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除非企業ERP資料都是不重要和無所謂。再說了,為何要遠端辦公?給個別真正需要遠端辦公的員工開通VPN不更好嗎?

      懂得把ERP環境跟外部網際網路環境真正隔絕開來是企業安全的一大重要課題。

 

      荒謬4:使管理培訓發揮優勢

      這是什麼梗?實施ERP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二開定製化,系統也會做各種各樣的配置。最終落到使用者培訓上面都是依託於實際企業的業務場景進行。

      所以,在培訓這點上雲和不雲兩者根本就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文件該有的還得有,培訓會該開的還得開,該錄視訊的還是繼續錄,別鬧!

 

      荒謬5:使資料安全得到保障

      廠商在宣傳資料安全的時候一直在說雲託管方會定期做資料備份,災備,搞防火牆,搞加密等等,把一切不危險的行為儘量排除在外。

      但,你資料傳輸畢竟是在網路上進行啊,你安全還能安全的過本地區域網傳輸資料的方式?

      說到資料備份、災備,防火牆等等,一般企業在規劃ERP專案的時候,如果是部署本地伺服器的方式,好吧,伺服器運維人員得有吧,DBA要不要來一個?安全顧問是不是要搞一個?至於什麼雙機熱備,災備,定期備份啥的是不是要上?有人說,企業搞這些東西是不是成本蹭蹭蹭往上漲了?對,漲了!每家企業對資訊化投入不一樣,如果企業負擔不了,是可以考慮雲ERP,省心管用,會比自己管理好得多。但云ERP的方式千萬不要拿安全來說話,這東西是跟錢掛鉤的。那些資訊化完備的大型企業,資料中心的安全防護程度不是你能想像得到的!

 

       荒謬6:使人工智慧成為可能

       前面我都說了,什麼事兒不跟人工智慧扯上關係都會被認為很Low,你看,這不就來了?說什麼“由於其雲端化的特徵,不僅自身的業務系統可以完全打通,覆蓋全部業務環節,而且由於網際網路的開發特徵還可以與產業生態鏈上的業務系統打通,實現資料共享,從而形 成大資料體系”。

      不知所云。

      搞得好像部署在本地的ERP的企業資訊化裡ERP就是一個孤島一樣。請問現在都8102年了,哪家企業的ERP是孤立的資料中心不跟其他業務系統打通,不覆蓋所有業務環節?

 

      荒謬7:使ERP實施門檻降低

      說部署雲ERP之後ERP實施門檻降低的人可能還不懂上ERP專案的意義在哪裡。

      雲不雲的只是ERP系統部署在自己家裡還是在別人家裡而已,實施過程中業務現狀該調研還是調研,藍圖該做該彙報的不能省略,該二開還是二開,開配置還是配置,我不覺得這個過程中有什麼“降低”的說法。別鬧,客戶都不是傻子。

 

      說了這麼多,該做個總結了:

      雲ERP其實挺好的,真的好,但得立足於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對於預算不足和資訊化重視程度不高的企業來說,從此不需要再為各種費用各種管理操碎了心,看到資訊部人員少了很多,真的可以會心一笑。所以上雲ERP是最佳的選擇。但千萬不要拿降低成本來說事兒,算算十年的賬(租賃費用、專線網路費用、升級費用、年維費用),我相信都不會怎麼笑的那麼燦爛了,所謂降低成本都是浮雲。

       對中大型製造企業來說,ERP系統跟其他業務系統還真不同,這是核心的業務系統,穩定、快速、安全可靠、可定製是它永恆的課題,還真不能雲化。ERP所有資源牢牢掌握在自家手裡,不讓其他人插手才是王道。沒事兒少折騰(更新版本),給它配備各種高精尖人才、當國寶維護好它、配備各種高大上伺服器硬體和網路是必不可少的。把爺伺候好了,企業各項業務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否則發起脾氣來,分分鐘...你懂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