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之謎》讀書筆記:追求卓越,改變自己

Edison Chou發表於2017-01-22

一、關於此書

    矽谷之謎

  幾年前研一的時候閱讀了吳軍博士的《浪潮之巔》,一覽處於浪潮之巔的各個明星IT公司的興衰沉浮,好不過癮。作為《浪潮之巔》的續集,《矽谷之謎》則讓我對矽谷這個神奇的地域有了新的認識,古人有云: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理,矽谷也不是一時就可以發展起來的,吳軍博士對矽谷的起源和發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矽谷的創新力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最重要的是他還把矽谷的經驗提升到了理論高度。正如李開復所說,相比《浪潮之巔》,《矽谷之謎》則又上了一個臺階。

  本來一直打算買全吳軍博士的書,可是一直沒有下單。好在我的室友肖老闆一口氣買完了,於是乎我直接拿來閱讀了,這裡感謝我的室友肖老闆!麼麼噠!

  或許當中國人真正瞭解了矽谷成功地祕訣之後,其實我們並不需要複製一個矽谷,而只需要借鑑它的經驗,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按照資訊時代的規律辦事。如此,就有可能催生出偉大的公司,出現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潮流的創新之都。

二、精華筆記

Part 1 矽谷的奇蹟

  • 矽谷的特質
    • 叛逆精神以及對叛逆的寬容
    • 對失敗的寬容
    • 多元文化
    • 追求卓越
  • 矽谷中誕生的企業
    • 快捷半導體公司:矽谷最早發展起來的企業,對半導體行業、矽谷地區產生了重大影響
    • 資訊科技企業:Intel、蘋果、甲骨文、sun、思科、雅虎、Google、Facebook、Instragram、whatsApp、youtube、Nest、twitter、Snapchat
    • 生物製藥:基因泰克(GenenTech)
    • 電動汽車:特斯拉
  • 矽谷附件的頂尖大學
    • 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 矽谷的風險投資
    • KPCP(凱鵬華盈)、紅杉資本、NEA

Part 2 宛若是真的分析

  • 矽谷成功的氣候說→缺乏說服力

    • 矽谷的氣候是很好,但是地中海地區(義大利、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經濟發展並不好
    • 孟德斯鳩認為氣候太好,人容易變得懶惰
  • 史丹佛之說→更多是相輔相成而不是誰決定誰
    • 矽谷與史丹佛就是雞與蛋的關係,矽谷的發展早於史丹佛
    • 教育更發達的波士頓並沒有發展起來
  • 風險投資說→矽谷的崛起幫助了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
    • 矽谷的風險投資從起源和發展來看其實並不如美國東部
    • 海外風險投資機構(軟銀、DST)在矽谷比本地更成功
  • 政府扶持說→美國政府並沒有對矽谷給予刻意的幫助更沒有政策傾斜
    • 美國政府權力有限
    • 美國強調自由經濟,對商業影響不大
  • 智慧財產權保護說→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並非矽谷的特質
    • 矽谷企業的專利數量並不多,沒有一家排進全美前十

Part 3 矽谷的起源與發展

  矽谷的起源

  • 矽谷前傳
    • 因為淘金,成為冒險家的樂園
    • 強調個人奮鬥、自己動手(DIY)
  • 天時與地利
    • IBM選擇在這裡建立第二個實驗室
    • 史丹佛的特曼,被稱為矽谷之父
  • 怪才與叛徒
    • 電晶體的發明人肖克利,吸引了幾個對矽谷有影響力的年輕人
    • 1957.9.18,『八叛徒』從肖克利公司辭職,創辦仙童(firstChild)公司
    • 仙童公司包括:諾伊斯、摩爾(Intel創辦人)
    • 仙童公司對矽谷產生深遠影響→請記住這個神奇的公司

  矽谷的發展

  • 矽谷1.0 資訊革命的前夜
    • 半導體行業是矽谷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 仙童公司給矽谷的影響:定基調、衍生出其他公司、產生風險投資
  • 矽谷2.0 資訊時代
    • 70年代左右,半導體行業產業發生變化,矽谷繁榮的同時滋生出危機
    • 軟體業迎來大發展的契機
    • 甲骨文開創賣軟體的新模式
    • 軟體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帶來了軟體的競爭優勢
    • 風險投資推動著矽谷資訊產業的發展
  • 矽谷風險投資自身的發展
    • 矽谷風險投資的原則:投資就是投人;投資人要儲備技術和管理人才;多家風投投資一家公司;廣種薄收;雙倍砸錢(首輪以後的投資);技術價值投資
    • 矽谷風投和傳統投資風格迥異:傳統風投依賴於量化分析,而矽谷風投依賴於直覺和經驗
  • 矽谷3.0 後網際網路時代
    • 矽谷不僅出現了很多大公司,像Google、Facebook,而且出現了很多小公司
    • 這些小的創業公司具有小、快、靈的特點(例如WhatsApp)

Part 4 矽谷的奧祕

  矽谷的獨特之處

  • 叛逆和寬容
    • 矽谷存在叛逆的傳統和保障,『叛逆』在矽谷並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
    • 車庫文化是矽谷的謊言(除了蘋果,其他公司大多都不是車庫創業發展起來的)
    • 社會對叛逆的支援、寬容
  • 多元文化
    • 矽谷人口構成多元:白人、亞裔、拉美裔、非裔
    • 多元文化的好處:產品直接面向全球市場
    • 匯聚全球精英,矽谷除了土地、稅收是美國的,其他更是全球的
  • 拒絕平庸
    • 企業生存需要要求追求卓越
    • 矽谷地區的高成本導致了正向淘汰
    • 死亡是一個公司對社會的最後一次貢獻
    • 淘汰不合適的人對雙方都是解脫

  矽谷的企業文化和情懷

  • 寬容失敗文化
    • 寬容失敗對創業非常重要
    • 在一開始就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
  • 工程師文化
    • 工程師在矽谷的很多公司的地位很高
    • 動手和動腦,自己動手實現自己的想法
    • 把工程師分為五個等級:獨立完成任務;領導產品;行業最優;改變世界;開創行業
  • 不迷信權威
    • 不受所謂專業的約束
    • 重實不重名
    • 敢為天下先
  • 扁平化管理
    • 特徵:減少層級、分權
    • 限制上級對下級的人事權
    • 扁平化管理的本質是一種契約關係,而不是簡單的僱傭關係
  • 世界的情懷
    • 矽谷存在三類人:夢想家、企業家和投資人、工程師
    • 是否有改變世界的情懷,決定一家公司能走多遠

Part 5 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的科學基礎 (本書最大亮點:層次昇華)

  工業時代

  • 牛頓和機械思維→人類相信自己能夠用機械思維解決所有問題並把各種問題都歸結為機械的問題
    • 牛頓最直接的貢獻,在於他用簡單而優美的數學公式破解了自然之謎
    • 機械思維在歷史上,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非常大
  • 泰勒管理理論
    • 泰勒的管理理論包括四個方面:效率優先、同構的樹狀組織架構、人性化管理、可預測性
    • 極大地提升了全球工業生產率
  • 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制度剖析
    • 資本是現代工業時代最重要的因素
    • 企業家非常看重對生產資料和市場渠道的擁有權
    • 人和企業的關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 人與人的關係:嚴格樹狀結構
    • 分配製度:勞資雙方在零和基礎上長期博弈
    • 專利制度:保護髮明創造最有效的手段

  資訊時代

  • 三論與管理
    • 維納的控制論、夏農的資訊理論、貝塔朗菲等的系統倫
    • 控制論的思維方式:根據變化與反饋不斷調整
    • 資訊理論的思考方式:最大限度地採用便宜資源,儘可能節省貴的資源;資訊的傳播速度不可能超過通道的容量,人類開始有意識地不斷擴充頻寬
    • 系統論的思考方式:區域性最優不等於整體最優
  • 從預測到反應,從區域性到整體,從控制到通訊
    • 變預測為反應,由機械思維轉變為控制思維
    • 風險投資的實質也是變預測為反應,把更多資源投給最有可能成功的專案
    • 每一個知識工作者本身就是一個自覺的自我管理者,應該採用任務導向的契約式管理方式
    • 矽谷企業更看重網路效應和入口效應,而不是擁有生產資料
    • 封閉的系統永遠朝著熵增加的方向發展,一定會越來越糟糕,而一個開放的系統引入負熵,才可能讓系統通過與外界的互動變得更加有序,也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 資訊時代的企業制度剖析
    • 對失敗的寬容:個別的成功都是以大量的失敗為條件
    • 創業成功概率最高的是第三次創業者
    • 期權是現代資訊時代的分配製度
    • 扁平化不僅是層級的減少,還包括人與人之間地位更加平等
    • 扁平化管理擴充了公司內部的頻寬,使得公司內部的合作更加順暢
    • 工程師文化的背後:一是資本、生產資料變得相對次要,人的創造力才是商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二是擁有專業知識的工程師本身被當做基層管理者
    • 不迷信權威:資訊量太大,不確定性太多;世界發展太快;資訊流通非常快;跟美國教育有關
    • 矽谷企業不僅要和同行業競爭,還要跟來自矽谷的不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競爭
  • 大資料思維和網際網路思維的本質
    • 大資料不僅僅只技術,更多是一個方法
    • 網際網路思維的科學基礎:頻寬變大,資訊傳播渠道變大、變得更加容易
    • 網路效應遠遠超過了工業時代對物質擁有的重要性
    • 網際網路使得產品和服務可以做到越來越個性化
    • 網際網路的本質也是資訊理論

三、追求卓越,改變自己

  在閱讀《矽谷之謎》的過程中,最大的感受在於矽谷的世界情懷的夢想。在世界範圍內,能掙大錢的公司比比皆是,而能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生活的偉大公司卻不多。但是,在矽谷,這種偉大的公司卻在不斷地湧現,這和矽谷擁有很多具有世界情懷的夢想著有很大的關係。也讓我瞭解到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一些為了將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做事情真的是為了一個夢想,而不僅僅是從某一個市場掙到錢。用吳軍博士的話說:是否具有這樣的情懷,決定了一個人辦公司能走多遠!

  為了能夠改變世界,Google做了很多非常新穎而神奇的東西,比如Google無人駕駛汽車、Google眼鏡等,Google的這些“愛好”每年劃掉公司將近20億美元,至今都還沒有帶來直接的利益,但它會是明天改變世界的Google。特斯拉在最困難時候,馬斯克將自己的最後一筆籤(大約2000萬美元)全部投給了特斯拉,只為了一舉:對於環保產品全世界做的都不夠好!也正因為如此,雖然很多公司向他提出收購,他都不願意賣。

  同樣,對於IT從業者的我們,不能光有夢想,還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可能我們改變不了世界,但我們可以先改變自己。IT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技術更新迭代迅速,3年,5年,不進步就是落後。因此,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追求卓越。記得《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一句臺詞:“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沒有平庸的公司,只有不追求卓越的員工,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三論(控制論、資訊理論與系統論)在眼前一一浮現,準備改變自己吧!即將2017年春節,也希望自己能在新的一年能夠拒絕平庸,追求卓越,也能夠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最後也祝願cnblogs(部落格園)的各位園友新年快樂,工作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