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到創造:為何創造那麼難?

追憶似水流年發表於2016-11-14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獲取資訊和知識變得前所未有地方便和簡單,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網站上分享他們的知識,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免費釋出它們的課程資源。只要你願意學習並且善用工具,足不出戶便幾乎可以自學所有的東西。

但是,為什麼擁有知識的人越來越多,創造者和好的作品卻依然那麼少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想要找出提高創造力的辦法。我發現把知識轉化成創造力至少需要三個階段:

  1. 學習知識;
  2. 消化知識,把轉化為技能或者思想;
  3. 利用消化的東西去創造。

每個階段都困難重重,而且越往後阻礙就越多,大部分人出於懶惰都會在半路停下來,只有少數人會一直前行併成為真正的創造者。

學習

想要打造傢俱,必須先學習切割木料;想要創造一個移動應用,必須先學習程式設計。對知識的掌握和了解,是創造的最基本前提。學習的途徑各種各樣,我們去學校聽老師講課,在網上看視訊教程,碰到問題就去圖書館或網上搜尋資料。一開始的時候,學習往往顯得很枯燥,你必須要搞懂許多之前沒有聽說過的概念和術語,試著用該領域的方式去思考。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和複習,然後才能真正掌握這些知識。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本書可能很厚,但從中學習到的知識卻少得可憐。我們要看十本書甚至更多才可以學習到相當於一本書的知識,其它的知識對於我們來說就好像從未看到過一樣。可能是因為人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有限,學習到的東西和看到的東西相比總是少得可憐,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去研究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有各種教育方法的嘗試。現在這個問題好像仍然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想要學習更多知識還是要儘可能地延長學習時間。

很多人會在這一個階段苦苦掙扎,有的沒有學習動力,有的學習能力不夠強,這和教育方式以及每個人的資質都有很大關係。但是大部分人都還是會熬過這個階段,學會想要學會的知識。

轉化

以前去參加講座,在提問環節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提問者:他不會直接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是先引經據典表達一通,標準句式為「XX(某名人) 說過……」 或者 「《XXX》(某經典圖書)裡面提到過……」,讓在場的觀眾和嘉賓都很頭痛。這樣的人一直讓我覺得很奇怪,他們的知識儲備確實讓人佩服,但那些知識又並不屬於他,擁有那麼多知識非但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好,還比普通人更加迂腐和無趣。正是這樣的人讓我意識到讀書多不總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個人的腸胃不太好,食物的營養就難以充分吸收,這個時候要做的是增強腸胃的消化能力,而不是吃更多營養豐富的食物。學習也是一樣。如果你讀了很多書都沒有能把書中的觀點融入到自己的思想當中,那麼就應該在思考和理解能力方面下功夫,而不是讀更多的書。很多人就是一味往自己的大腦裡塞各種知識而不願意停下來消化,結果就變成一個精神上的「消化不良症」患者。

可惜的是,腸胃的消化不良很容易察覺,精神上的消化不良卻難以自知,因為自己可以不斷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和虛榮心的滿足,其他人也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壞事。在這個可以接觸到無限資訊的時代,這樣的人可能會永遠只滿足於用知識填滿自己,變成一個無所不知的「知道分子」。「知道分子」除了愛賣弄知識外,大體上也是個很有用的人,是周圍朋友的「生活小助手」,只可惜沒辦法成為創造者。

真正聰明的人都不會甘於做一個「知道分子」,他們在學習到知識以後更注重如何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思想和技能,而不只是膚淺地去理解或者拿去賣弄。他們的知識儲備和閱讀量可能並不是那麼豐富,但他們會盡量榨乾他們讀過的每一本書中的營養。他們和「知道分子」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他們更樂於享受閒暇,而不總是馬不停蹄地給自己塞各種知識。孔子早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有閒暇的時候才可以思考,才有可能把別人的觀點和知識融入到自己心中。

如果把思想比作河流的話,那麼我們自己的思想就是主幹河流,其他人的思想再偉大也只是一條支流。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其它支流到主幹,使主幹在保持自己方向的同時越來越強大,而不是讓支流把主幹河流沖斷或者拐到其它方向。把知識轉化成思想和技能的效率也很低,可能比學習知識的效率還要低,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思考才能有所得。值得慶幸的是,一旦轉化成功你獲得的就不只是知識,還有它們昇華而成的思想和品味。

創造

有了知識、思想、品味和技能之後好像理所當然就可以創造出好的作品,而事實上它們只是前提條件,和好的作品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鴻溝。這個鴻溝就是「創造」本身。很多東西並不能通過語言和文字準確地傳達,所以你不可能從書本、視訊和別人的經驗那裡習得關於創造的一切,你必須親自去創造才能真正瞭解創造的本質。那些你的眼睛和大腦沒有學習到的東西,你的身體會在創造過程中習得,並且瞭解得更深刻。

弔詭的是,那些努力學習知識併成功轉化成自身思想和技能的人,反而不再願意去創造。他們更樂意去判斷和批評。這些人都是一些非常聰明的人,他們有思想和品味,分析事物觀點獨到且往往一針見血。光憑這些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和讚賞,過上不錯的生活。這種生活很有吸引力,因為創造總是要比空談辛苦。這種聰明還讓他們誤以為自己有一種超常的洞察力,可以在一開始就看到事情的結果,進而失去了創造的動力:既然已經知道結果如何,再去做有什麼意思呢?他們不知道真正完成一件作品和空想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很多時候這些聰明人反而不如比他們笨拙的人有創造力。那些笨拙的人品味和能力都沒有那麼優秀,但是他們更願意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創造,最後的作品雖然不夠好,卻比那些空想強太多了。

就比如當下非常火的科技自媒體,對各種科技界評頭論足,說阿里你為何不這樣,騰訊你那樣是不對的,云云,覺得自己有超人的洞察力,但是除了寫幾篇文章還能創造什麼對人民比較有價值的東西麼?

創造的另外一個強大的敵人是「完美主義」,聰明人更容易被它打敗。聰明人一般品味都不錯,而且他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已經看到過很多前人創造的偉大作品,在還不知道創造的艱辛之前,他很容易就會下意識地把那些偉大作品當做自己的努力標準:以後要做出比那些更好的東西,至少要差不多。當他真正開始著手創造,就會發現原來創造是那麼困難,自己是那麼笨拙,可能拼命努力也無法做出以前認為自己應該做出的作品。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非常巨大,他可能會非常沮喪,甚至會就此放棄創造的念頭,轉去做一個評論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才發自內心真正體會到那些偉大作品的偉大之處。

所以,無論你多麼聰明和有天賦,也不可能在一開始就創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作品。你的品味越好,創造出的東西和你理想中的完美之間的鴻溝就越巨大。在認清這個事實之後,你要做的並不是知難而退,而是從心裡接受這一切,然後踏踏實實地去下之前嗤之以鼻的笨功夫。只有這樣,你的作品才能不斷變得更好,向你理想中的樣子不斷邁進。儘管可能永遠都不會對自己的作品滿意,但你清楚知道每一次的創造都比上一次更趨於完美,這樣的你才有資格被稱作創造者。

總結

把書本、視訊等上面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很難,轉化率很低;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技能也很難,轉化率更低;有了思想和技能之後還要可以持之以恆、容忍不完美並且耐得住寂寞,聰明人往往不願意為難自己。經過這樣的層層篩選,最後能成為創造者的人很少。更為殘酷的是,在這些創造者當中也未必可以誕生出真正好的作品,天分和運氣都是無法強求的東西(人類還真是可憐)。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e Few of us Still Willing to get Our Hands Dirty. 未來屬於我們當中那些仍然願意弄髒自己雙手的少數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