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之法-軟體測試+質量保障+穩定和釋出階段+IT行業的創新+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Kaci發表於2015-06-18

第十三章(軟體測試)

  •  要知道為什麼有軟體測試,首先需要知道軟體開發,軟體開發者一般都很難檢查出自己的錯誤,所以才需要另外一個人測試,所以軟體測試就誕生了。

  •  書本介紹了很多測試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至於目的,就是測試者盡最大的努力找出軟體中的錯誤和缺陷。 

  •  當測試時發現好多Bug該高興還是該憂愁? 

  •  並不是說測試出Bug後該軟體就是不好的軟體,因為測試就是為了證明程式有錯,而不是證明程式無錯誤。

  •  一個成功的測試是發現了至今未發現的錯誤的測試。

第十四章(質量保障)

  •  從第一章我們可以總結出:軟體質量 = 程式質量 + 軟體工程質量由此可以看出“程式的質量”和“軟體工程的質量”影響軟體的質量很大。

  •  我們男神女神配的專案中,可能很多人都問我們的專案進展得怎麼樣了?能不能演示?。。。而我們這邊的回答:“嗯,不知道,可能到了專案的最後一天才能看。。。”雖然我們組員都知道這樣並不好,但是我們隊真的想把最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才會沒有那麼快就把半成品拿出來。。。

  •  但是,我們也同時知道,我們當把每個人的模組都整理好後也不算是一個成品,因為每一個專案在製作完成後都是由使用者體驗來感知這個軟體到底是不是一個好軟體。

第十五章(穩定和釋出階段)

  •  我覺得我們團隊現階段的情況就像書本上說的那樣:

  •  缺乏對使用者、行業、軟體開發的洞察能力,對於“高質量”並沒有具體的定義。

  •  沒有具體的招數讓軟體達到所謂的“高質量”。

  •  害怕真實世界的反饋。

第十六章(IT行業的創新)

 

  •  IT界是一個特別適合“創新”的地方。

  •  誰不喜歡創新呢?

  •  大家都喜歡創新,而好的想法就會贏。那怎麼才會有好的想法來源?是平常多積累?多看新聞?

  •  先發者可以賺得新眼球,後發者可以儲備更多的糾錯過程。那我們究竟是當後發者還是先發者好?

第十七章(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  一個團隊裡可能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認真做事的人,或許有人蹭著方便想借著夥伴的優勢來擦亮自己的光環,可是做多做少真的有那麼計較嗎?想學到東西,做多點東西又有什麼關係呢?

  •  現在我們都是大學生,也即將踏入社會,自己是否都有儲蓄到社會經驗了?

  •  我們又還沒有真正的踏出社會,我們靠什麼儲蓄社會經驗?

  •  只要細想一下,踏出社會要靠做工程或專案來積累經驗,而我們現在在讀生正在做的專案不也就是可以積累當作積累經驗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