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聽見楊老師說鄒欣老師這個名字總覺得很熟悉,後來看見部落格上老師的頭像恍然大悟,原來機緣巧合已經在微博上關注鄒老師許久,一直覺得鄒老師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興趣一定十分廣泛,看了老師的書確實能感覺到鄒老師是個很獨特的作者。
這本書與以往的軟體工程書籍相比確實不同。《構建之法》首先讓我明白了軟體工程到底是什麼,也讓我第一次覺得要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負責,讓我的想法突然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知道對自己東西負責的人(此處不敢說自己是工程師)。作者前面的篇幅一直在強調團隊合作,我雖然一直覺得合作很重要,但是總是覺得與別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有難度。幸運的是作者用一個跳舞的小例子講述了兩人合作應該掌握的技巧,以及用些風趣的分類描述了不同合作模式,淺顯易懂。當然最有效的功能型團隊一個主要的前提是每個人都能發揮作用,這就要求每個成員都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再加上一點團隊的交流技巧才會獲得整體的成功。關於敏捷,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沒聽過,也可能是忘記了,但是這確實是我第一次仔細研究一下敏捷流程。我總結的敏捷開發就是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儘可能快的交付軟體,儘快交付的原因應該是把最開始的軟體功能拆分,也要不斷滿足使用者的新要求,再逐步完成個個小功能,不斷完善最開始釋出的軟體。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競爭如此之大,一個敏捷開發確實是明智之選。後面的需求分析,及軟體設計、測試、維護等還要慢慢研究。
由於我看的內容有限,總結起來就是這本書在大家開始寫程式碼、做軟體之前告訴大家一些技巧、原則,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要強調合作,重視安全,注重維護。
下面是我對於這門軟體工程課程的認識以及期待:
首先老師第一節課的一句話超級觸動我,大致的意思就是:老師我不厲害,你們遇到我,因為你們也就那樣。我的室友都是東師本校的同學,大家都說楊老師是很厲害的人,但是我們作為這裡的學生確實不是那麼優秀的起點。從前也覺得自己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才做事情不認真,但是老師教的PSP方法貌似真的可以讓自己效率提高。對於這門課的期待當然最希望的就是期末有個好成績,但是老師說每節課的作業決定自己的成績,所以還是要自己多努力吧。還有就是希望結課的時候能搞清楚軟體開發的完整流程,能獨立的做出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