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濾鏡」:上理工、上交大團隊釋出AI賦能的新一代熒光顯微鏡

ScienceAI發表於2025-01-23

圖片

編輯 | 2049

想象一下,一位生物學家在顯微鏡前觀察細胞,為了看清細胞中特定的熒游標記物,每個實驗都需要使用特製的光學濾光片組。這些濾光片組就像精密的光學「濾鏡」,由二向色鏡和高光密度帶通濾光片構成,用於分離激發光和熒光發射光。

然而,這種傳統設計帶來了幾個顯著問題:首先是裝置成本增加,其次是系統變得龐大複雜,更重要的是在需要觀察多種熒游標記時,機械切換濾光片的過程會顯著降低實驗效率。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擺脫這些「濾鏡」,讓顯微鏡變得更智慧、更高效呢?最近,來自上海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項由 AI 驅動的創新技術——無濾光片熒光顯微鏡 DL-F^3 M ——正在改變這一現狀。

該研究以「Deep learning-enabled filter-fre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為題,於 2025 年 1 月 1 日釋出在《Science Advances》。

圖片

研究背景

熒光成像是生物科學和醫學領域的關鍵技術。透過使用熒光染料或蛋白質等標記物,科研人員可以直觀地觀察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以及細胞和組織中的分子相互作用。但傳統技術面臨一個根本性挑戰:如何在不依賴複雜濾光片組的情況下,有效分離激發光和熒光訊號?

業界已有一些改進嘗試:一種方法使用時間分辨探測器(如條紋相機)在短暫的檢測視窗內探測熒光發射,從而過濾掉飛秒級激發光;另一種是全光譜照明策略,實現激發光和發射光的空間分離。然而,這些方法在弱熒光和強散射樣品成像時仍面臨挑戰。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在顯微成像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提升空間解析度、實現自動對焦、擴充套件景深等。基於這些進展,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創新方案:深度學習使能的無濾光片熒光顯微鏡 DL-F^3 M 。這一技術致力於解決熒光顯微鏡的核心問題:如何在不使用傳統濾光片的情況下,準確提取熒光訊號。

技術創新

在系統架構上,DL-F^3 M 採用簡化的光路設計,使用可調 LED 光源替代傳統鎢滷燈,透過設定入射角 β 大於物鏡半形孔徑 α 來最小化激發光進入物鏡的耦合。系統利用彩色相機的濾光陣列(Bayer filter)直接檢測熒光發射。

其核心是兩階段深度學習框架:首先是基於 MobileNetV2 框架的輕量級 NetFCS,包含 32 個濾波器和 17 個殘差瓶頸層,用於自動識別熒光通道;其次是數字光譜濾波網路庫,採用三個卷積網路、殘差網路與跨階段部分網路,以及兩個轉置卷積網路的組合架構。

圖片

圖1:DL-F^3 M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來源:論文)

訓練採用條件生成對抗網路框架,包括用於重建熒光影像的生成器和基於 PatchGAN 的判別器。訓練使用 Adam 最佳化器,初始學習率為 2×10^-4,透過結合畫素級損失和對抗性損失最佳化網路效能。

圖片

圖2:DL-F^3 M 神經網路架構圖。(來源:論文)

實驗驗證

為了驗證 DL-F^3 M 的效能,研究人員進行了多項實驗。實驗樣本包括 HEK293T 細胞、4T1 小鼠乳腺癌細胞和 BALB/3T3 成纖維細胞,分別標記了不同的熒光染料。實驗中使用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5×、10×和20×)進行成像,以評估 DL-F^3 M 在不同條件下的表現。

實驗結果表明,DL-F^3 M 能夠準確地預測熒光訊號,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達到了高水平。例如,在觀察轉染了綠色熒光蛋白(GFP)的細胞時,DL-F^3 M 能夠清晰地識別出熒光訊號,且與傳統的熒光顯微鏡結果高度一致。此外,DL-F^3 M 還成功應用於免疫熒光實驗,定量分析了成纖維細胞轉化過程中的生物標誌物表達變化。

DL-F^3 M 的創新效果透過結構相似性指數(SSIM)和訊雜比(SNR)等指標進行了驗證。實驗結果顯示,DL-F^3 M 生成的熒光影像與真實影像的SSIM值超過 0.87,SNR值超過 31.7,證明了其高精度和可靠性。

圖片

圖3:HEK293T細胞熒光成像結果。(來源:論文)

結語

DL-F^3 M 技術不僅突破了傳統熒光顯微成像的物理侷限,還開創了光學系統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新正規化。這一創新方法在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望推動整個領域的技術革新。

未來,該系統將在多個方向繼續發展,包括擴充套件熒光通道、提升實時成像效能,以及擴充在其他生物醫學儀器上的應用。這項研究不僅體現了 AI 與光學顯微技術的創新融合,更為生物醫學成像領域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方法論指導,凸顯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價值。

論文連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q249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