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之王皮爾斯是美國亞里士多德

banq發表於2025-01-04


語文數學核心都是邏輯,為何沒有邏輯課?邏輯學家皮爾斯拳打愛因斯坦、腳踢羅素。很多人學習了一輩子西方文明,是否真正代表文明的大師皮爾斯卻從未聽說過?這就是燈下黑,卡Bug了,大道隱於幽暗之處。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斯(1839-1914),發音為“purse”,是一位孤獨的怪人。他目前的默默無聞與德國數學家恩斯特·施羅德的預言相悖,施羅德曾說過,皮爾斯的“名聲將像萊布尼茨亞里士多德一樣閃耀在未來的幾千年裡”。

皮爾斯晦澀難懂的名聲很大程度上不是皮爾斯本人造成的,而是哈佛大學早期儲存和控制他的論文時,他的論文組織和編輯不當。

皮爾斯出身於一個富裕的、顯赫的家庭,家庭中有許多參議員、商人和數學家。他的父親本傑明·皮爾斯被認為是他那一代美國最偉大的數學家,在哈佛大學教授數學和天文學約 50 年。

本文的目的是突出皮爾斯思想的某些部分,以解釋為什麼他的理論如此重要,並且與廣泛主題的當代思想如此相關。

過去 150 年中哲學和科學領域中的許多重要進步都源自皮爾斯而得到部分體現:

  • 數理邏輯的發展(早於戈特洛布·弗雷格);
  • 符號學的發展(早於費迪南德·德·索緒爾);
  • 實用主義哲學學派(早於威廉·詹姆斯);
  • 現象學的現代發展(獨立於埃德蒙德·胡塞爾);
  • 具有遞迴特性的普遍語法的發明(早於諾姆·喬姆斯基,並且可以說比他做得更好;儘管對皮爾斯來說,普遍語法——他於 1865 年首次使用的一個術語——是一組對符號的約束,句法起的作用較小)。

除了這些哲學貢獻之外,皮爾士還在科學和數學方面做出了根本性的發現。其中包括:

  • 銀河系的形狀;首次精確[url=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i/full/10.1063/1.3273015]測量[/url]地球引力和周長;
  • 將 3D 地球投影到 2D 空間的最精確和最通用的投影之一;
  • 關係化學和計算電子發現對元素週期表的影響;
  • 排中律或皮爾士定律的公理化:(( P → Q )→ P )→ P );
  • 存在圖和將數學轉化為認知研究的 (準) 經驗組成部分;
  • 最早研究恆星光譜之一,特別是氬的光譜特性;
  • 發明當時最精確的重力擺;首次透過將米的長度錨定在光的波長長度來將其標準化(他透過在歐洲和北美的多個站點進行的實驗得出了這一結論)。

這絕不是一個詳盡的清單。

然而,儘管皮爾斯成就多樣,但他認為自己主要是邏輯學家和符號學家。他經常說,他的成就歸功於他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

皮爾斯影響了維也納學派的實證主義、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卡爾·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等等。

皮爾斯的定義清晰、準確且有趣。對他來說,符號學是所有認知的基礎

認知、語言乃至整個自然運作都源於符號:

  • 每個符號都是由物件、形式和解釋組成的三位一體。

例子,一個停車標誌:
它是一個立在柱子上的紅色八邊形,上面印有字母“STO-P”。

  • 它有特定的解釋(主動解釋是踩剎車,而心理/邏輯解釋是“在標誌前幾英尺停下”的想法)。
  • 物件是停車的命令,
  • 形式——連線物件和解釋——是停車標誌本身的特定形式。

當人們討論語言和認知之間的聯絡時,例如非人類物種中可能存在的語言、自然界中的交流、語言習得、思維和更普遍的人類語言,認知科學家和進化人類學家通常會訴諸符號和符號等概念。在皮爾士的符號學出現幾十年後,索緒爾發明了自己的符號理論,他也稱之為符號學,但不幸的是,他們對皮爾士的作品知之甚少。
(皮爾士和索緒爾都從 17 世紀哲學家約翰·洛克那裡借用了符號學的名稱和興趣;該術語源於希臘語σημεῖον或semeion,意為“符號”、“奇蹟”等。)

也許是因為索緒爾是語言學家,富有且擁有穩定的學術職位,而皮爾士則是失業、貧窮、古怪的博學者,索緒爾的作品為語言學家更為熟知,並透過他們為其他認知科學家所知。

但符號在索緒爾的理論中並沒有特殊的地位。相反,索緒爾只把符號看作一個基本上未分化的單一概念,其中每個符號都有兩個組成部分:形式+意義。
索緒爾的理論中沒有為符號提供特殊的地位。

皮爾斯主張三種基礎符號:影像、 索引和象徵。

  • 影像是一種在結構上在某種程度上同構的符號(例如,在物理上類似於其物體);
  • 象徵是一種與其物體有(鬆散地)物理連線的符號,例如煙與火連線;氣味與洋蔥連線;或物理上指向某個物體。
  • 最後,象徵幾乎總是一種文化慣例,即某種文化型別的所有物體(某種型別的個別例項是一種標記——另一個我們要歸功於皮爾斯的區別)都應該用特定的形式來指代,並以特定的方式進行解釋。

將符號學應用於一般意義上的推理理解,是皮爾斯最重要的貢獻。

儘管皮爾斯始終認為自己首先是一位邏輯學家,但他對邏輯的看法是,邏輯最終是關於正確推理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的符號學。符號學是我們理解文化、語言、進化、生物學和許多其他研究領域的關鍵。

在他的哲學體系中,皮爾斯的符號學源自他的現象學(我們所體驗事物的哲學)。他是第一個發展現象學哲學理論的人,他將其稱為phaneroscopy顯相,源自φανερός,即可見或顯現的東西。胡塞爾發展了自己的現象學理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比皮爾斯更出名,儘管皮爾斯的體驗物件理論可以說是更勝一籌。

什麼是皮爾斯顯相學phaneroscopy
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Phaneroscopy(現象觀,或譯為顯相學)是他哲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用於研究和分類人類直接經驗中的現象。它是皮爾斯的符號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基礎,旨在探討一切可能被意識直接體驗到的事物,而不假設其是否具有獨立的客觀實在性。

以下是Phaneroscopy的核心要點:
1. 研究物件:現象(Phaneron)

  • Phaneron是皮爾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出現在意識中的一切”。它包括所有可能被體驗的內容,無論是真實的還是幻覺的,無論是物理世界的還是純粹的觀念。
  • 這種研究與心理學或物理學不同,因為它不關注現象的因果來源或外在真實性,而是聚焦於現象本身的特徵。

2. 三範疇(Three Categories)
皮爾斯透過Phaneroscopy探討了他哲學中的三範疇,這是他對現象分類的基礎:

  • 第一性(Firstness)
    • 代表純粹的可能性或品質,比如顏色、聲音的感覺或直接的情感體驗。
    • 特徵是直接性和獨立性,無需依賴其他事物而存在。
  • 第二性(Secondness)
    • 表示實際的事物或互動,比如一個物體撞擊另一個物體的經驗或人與外界的互動。
    • 特徵是對抗性、作用和個別性,表現為關係和事件。
  • 第三性(Thirdness)
    • 涉及一般性和中介性,比如規律、符號和推理。
    • 特徵是聯絡、解釋和法則,將現象納入一個更廣泛的意義網路。

3. 方法與目標
  • Phaneroscopy是一種純粹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不試圖解釋現象為何出現,而是分類並揭示它們的基本特徵
  • 目標是為皮爾斯的邏輯學、符號學和實用主義提供基礎,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思想的運作以及知識的結構。


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對所有科學都至關重要。
對於皮爾斯來說,人類透過三種方式之一瞭解所有事物:第一性、第二性或第三性。粗略地說,第一性是最初的印象,例如“我看到一個紅色的東西。” 影像是第一性的標誌。第二性是基於與另一個感知體驗的對比或比較,對物體獨特特徵的更清晰感知,皮爾斯稱之為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抵抗”(例如我的手按壓重物,或者在思考或連續感知中紅色與綠色的對比,等等)。在兩者的對立中,每一個都變得更加清晰。

索引是第二性的符號。在第一性的體驗中,我的眼睛被紅色的東西刺激了。但在將紅色的東西與其他東西進行比較時,它的個體身份變得更加清晰。

當我對某事有足夠好的理解,可以概括它時,我的知識就處於第三性的水平。

第三性的符號是符號。因此,皮爾斯成功地從他的phaneroscopy顯相學中推匯出他的符號學,這是其他符號理論從未做過的事情,其他符號理論只是規定了符號的性質。

皮爾斯將他關於符號和phaneroscopy顯相 的思想嵌入到一個更大的系統中。這個更大的系統或“建築學”包括並分類了所有的科學。
建築學不僅包括皮爾斯更著名的貢獻,如實用主義、phaneroscopy 和符號學,還包括他對不同領域的更具體的貢獻。最終,它包括了所有的科學。

為了強調皮爾斯思想的其他方面,這些方面遠遠超出了我們已經討論過的範圍,許多人認為皮爾斯是他那個時代的頂尖數學家,這個頭銜是從他的父親本傑明皮爾斯那裡繼承的。查爾斯認為,數學在認識論上先於所有其他研究領域,包括邏輯學,只有具有堅實數學基礎的研究才配得上“科學”的標籤。

由於皮爾斯認為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他認為伯特蘭羅素和 懷特海的《數學原理》(1910-13 年)是嚴重誤導:試圖證明邏輯是數學基礎。
他們試圖從邏輯中推匯出數學,而根據皮爾斯的說法,順序應該反過來,從數學推匯出數學。羅素-懷特海計劃的失敗不會讓皮爾斯感到驚訝。

皮爾士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他的可錯論,即我們不能保證任何信念的真理性。
可錯論很重要,因為它意味著無論我們收集了多少證據,歸納推理都不能保證下一個資料不會顯示我們犯錯。
然而,皮爾士並沒有將其解釋為:真理永遠不可能存在。

對皮爾士來說,探究是一種社群活動,原則上不受時間的限制。因此,真理就是探究者社群在探究結束時(即,在時間的盡頭)所同意的任何情況。這並不等同於否認真理的存在,但皮爾士的觀點需要一定的謙遜和對所有知識都會被修改的想法的接受。

皮爾斯還對機會在生命和科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思考,部分原因在於他對達爾文主義的反思。他將自己的結構理論的這一子理論稱為偶然性。皮爾斯斷言機會是宇宙的基礎,並滲透到科學、哲學和其他一切事物中,這實際上直接反駁了愛因斯坦的一句格言:“上帝不會擲骰子”。
事實上,從生命部分依賴於隨機性的角度來看,上帝確實如此。但從這個意義上講,皮爾斯預見了另一位著名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及其“不確定性原理”的工作。

皮爾斯的另一個奠基性貢獻是他的“聯結論”學說,該學說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聯絡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孤立地被理解,即使是人也不行。他的論文《聯結論下的不朽》(1893 年)中的以下陳述很好地表達了這一觀點:

任何合一主義者也不應該說:“我完全是我自己,根本不是你。”如果你信奉合一主義,你必須放棄這種邪惡的形而上學。首先,你的鄰居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你自己,而且比你不深入研究心理學時所相信的要大得多。實際上,你喜歡歸因於自己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虛榮心最庸俗的妄想。

我們可以看看所有現代哲學家、數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和其他人,他們將一些最重要的工作思想(通常是他們領域的基礎假設)追溯到皮爾士。

皮爾士在邏輯學方面的影響力僅次於他在符號學方面的成就
皮爾斯是否實現了建立類似亞里士多德體系的目標?根據史丹佛哲學百科全書,亞里士多德的“現存著作涵蓋了廣泛的學科,從邏輯、形而上學和心靈哲學,到倫理學、政治理論、美學和修辭學,再到經驗生物學等非哲學領域,他擅長對動植物進行詳細的觀察和描述。在所有這些領域,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都提供了啟發,遭到了抵制,引發了爭論,並且普遍激發了忠實讀者的持續興趣。”這對皮爾斯來說是一個艱鉅的挑戰。

但請考慮一下證據。皮爾斯一生中發表了至少 800 篇文章,共計 12,000 頁,其出版物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超過大多數學者。然而,在很大程度上,皮爾斯未發表的作品(超過 100,000 頁手寫作品)才是他聲譽的基礎。

皮爾斯的影響力如今體現在數百本關於他的書籍中,例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協會為皮爾斯號命名,以表彰他對測地線、地理和物理學的諸多貢獻;他的符號學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他的“存在圖”在數學和邏輯學中的影響,以及皮爾斯在幾門科學中採用的方法。例如:1898 年,皮爾斯使用定量方法撰寫了美國第一篇實驗心理學論文。

皮爾斯在邏輯學中的影響僅次於他在符號學中的工作:例如

  • 雖然弗雷格的符號幾乎從未使用過,但皮爾斯-施羅德符號卻被其他人廣泛採用。
  • 20 世紀初數學家利奧波德·勒文海姆和托拉爾夫·斯科勒姆的重要成果是在皮爾斯-施羅德系統中提出的,沒有受到弗雷格或羅素的任何影響。
  • 吉塞佩·皮亞諾對存在量詞和全稱量詞的使用源自施羅德和皮爾斯,而不是弗雷格。
  • 與弗雷格不同,皮爾斯認識到依賴量詞的極端重要性,並在邏輯代數和存在圖中以各種方式試驗了這一想法,提出了涉及獨立量化的新系統和量化維度。

皮爾斯對現代邏輯發展的整體影響是相當大的,儘管它的性質和範圍長期以來仍不為人所知。

在搬到米爾福德之前,皮爾斯住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多年後,英國最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和神學家之一懷特海德親自搬到了那裡,他對新世界的知識水平印象深刻,以至於他將其與古代的偉人進行了比較。關於查爾斯·皮爾斯和威廉·詹姆斯,他聲稱,他們不僅與任何歐洲哲學家都平起平坐,而且:“在這些人中,懷特海德是柏拉圖的類比,CP皮爾斯 是亞里士多德的類比。”

1914 年,皮爾斯 74 歲去世,當時幾乎沒有證據讓人相信他已經成功建立了自己的亞里士多德體系。直到哈佛大學應著名哲學家、皮爾斯的前學生喬賽亞·羅伊斯的要求購買了他的論文後,皮爾斯的名聲才開始增長。
隨著學生和更成熟的學者開始研究這些論文,他們開始意識到皮爾斯可能確實建立了他所承諾的亞里士多德體系。
今天有些人會說他超越了亞里士多德。

詳細點選標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