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服務沒有免費午餐

發表於2011-11-21

導語:英國《衛報》網路版今日發表署名約翰·諾頓(John Naughton)的文章指出,網際網路服務沒有“免費的午餐”,谷歌、Facebook等公司打著“免費”服務的幌子,其實是通過另一種資源從使用者身上獲利,這種資源便是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以下為文章全文:

物理學有牛頓的第一定律(亦稱慣性定律),即一切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而網際網路服務同樣也存在“第一定律”,而且更容易理解,那就是這個領域沒有“免費的午餐”。

奇怪的是,谷歌、Facebook、Twitter和其他“免費”服務的大多數使用者似乎只是朦朦朧朧感覺到這一定律的存在。例如,Facebook負責管理7.5億使用者的頁面,以便使其中一多半使用者可以每天訪問和更新他們的頁面。

完成這一步驟需要運算和通訊資源(如伺服器、頻寬和技術人才等),這些所謂的“免費服務”必然要承擔一定的成本。但我想大多數Facebook使用者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且這筆成本絕非小數目,每個月高達數百萬美元。這筆投入被稱為“燒錢率”。

這一詞彙源於投資者,他們不斷瘋狂地向股市投入現金,或持有高利潤企業的股票,寄希望於在股價上漲時獲得巨大回報。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個深受全行業推崇的策略就是“儘快形成規模”。但是連火箭科學家都知道,儘快形成規模的最佳途徑並不是提供免費服務。但谷歌、Facebook和Twitter恰恰就這樣做了。

這就帶來一個略顯尷尬的問題:如何將所有這些“免費搭車者”變成收入?每個人迄今所能給出的唯一答案便是—廣告。但這種策略又是如何奏效的呢?目前為止,答案就是:谷歌的廣告收入十分豐厚,Facebook具有一定的廣告收入,而Twitter根本沒有。

谷歌的成功源於一個事實:即它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搜尋向使用者針對性地投放廣告:如果彈出來的廣告與使用者搜尋的東西相關,那麼他們就更有可能去關注。Facebook向廣告商提供的一大賣點便是,它清楚使用者的真實身份,這樣從理論上講,就可以釋出根據每一個使用者量身打造的針對性廣告。

至於Twitter的廣告策略,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付費服務的商業模式就充分利用了他們所掌握的使用者資訊。具體來說,如果使用者使用“免費”服務,那麼他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即他們本身(更準確地說是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已成為這些服務的產品。

現在大多數使用者終於明白了,所謂的“免費服務”在某種程度已變得更具侵入性——無論是對預設隱私設定進行修改,還是對更改使用者更新和新聞流的方式突然進行調整。最初簡潔、清晰的使用者介面,突然看上去雜亂無章,但一切調整的背後都有其特定目的,那就是悄無聲息地加強對使用者的控制。

如果人們是Facebook或谷歌的使用者,他們會注意到這種趨勢。但Twitter似乎仍然沒有加入Facebook或谷歌的行列。事實上,Twitter自上線以來使用者介面變化的確不大:仍然是清晰、直觀。這並不是因為Twitter的管理層比祖克伯更具人性化,而是因為這家微部落格網站尚未找到如何從龐大的使用者群獲利的辦法。

Twitter陷入了與不少網際網路企業一樣的兩難境地:從採用從使用者身上盈利所必需技術的那一刻起,許多Twitter使用者就會馬上意識到這種侵入性便是他們為獲得“免費”服務所必需付出的代價。當然,Twitter大可不必這樣做,它可以探尋另一種商業模式:讓使用者為線上服務支付一定費用。

例如,電子郵件管理網站pobox.com就採用這種服務模式。Pobox.com的服務雖非免費,但35美元的年費相信不會對任何人構成負擔。使用者可通過Pobox.com將電子郵件轉發到任意數量的裝置和服務,同時還可以攔截垃圾郵件。而且,這家網站的使用者介面簡潔、直觀,過去幾年也曾做出過大幅改動,但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提升服務質量。

然而,Pobox.com最令人稱道之處便是,它採用非侵入式解決方案,原因很簡單:其商業模式不依賴於挖掘使用者個人資訊用於廣告目的。它遵循網際網路服務的“第一定律”。所以說,這個領域不存在“免費的午餐”。

推薦閱讀:《Google是如何蒐集網際網路資訊

原文來自:The Guardi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