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開始想了很多標題。。。要有逼格,高大上。讓大家一聽就會發出:哇!看標題就好流弊!最後覺得,還是簡單粗暴一點吧,這樣大家也比較理解(好吧,其實也是因為想不出來_(:з」∠)_)。
言歸正傳,說到電商促銷,大家能想到哪些呢?列舉幾個地球上人都知道的。
天貓雙11
京東618
阿里年貨節
這幾年線上促銷如火如荼,為了做促銷“遇節”“造節”。如雙11,原本是網友自嘲的光棍節,阿里通過這個噱頭,開始的目的是促進單身的使用者消費,最終演變為中國最火的促銷時間點。如618,選擇全年的中間時間點,做為年中大促。如阿里年貨節,根據使用者傳統的消費習慣,設定一個節日。
促銷活動到底能帶來哪些收益,讓電商們樂此不疲,打雞血般的幹勁十足?
1.增加營收
舉例雙11這一天,天貓的交易額是:912.17億。當然畢竟營銷都是要衝這一天的交易額,最終當月的交易額是和往月持平或增減,不得而知。但這一天的交易額對於阿里來說,最起碼面子是很好看的。
2.提高品牌知名度
同時搞大型促銷也有助於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很多原本不關注這些網站的人群或者原本對這些網站不瞭解的人群會因為促銷活動鋪天蓋地的宣傳而被吸引,進而加深該品牌在人群中的知名度。
3.加大品牌影響力
做為大型促銷活動的開創者,成功一次後在業內外所帶來的影響力也是非同一般的。下圖為618當天四大購物網站的流量佔比:
618各大主流電商流量佔比
(截至2016年618當天15時)
由上圖可見,京東在618這天的流量資料佔比中遙遙領先。做為618的發起者,京東提前半個月就進行了宣傳和預熱,諸如提前開始領券和預售等活動。在連續搞了6年的618大促後,使用者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了618=京東的意識。同時帶動了眾多競爭對手也在這一天舉行促銷活動,這就更加烘托了618這一天大促銷的氛圍。讓很多原本沒有關注京東618的人也會下意識的來京東看看。
套路……一切都是套路……大促常用營銷手段
爆炸式宣傳攻勢
通過線上、線下、電視、視訊、電梯廣告的爆炸式宣傳,增加活動的曝光程度,提高顧客的關注度。
製造誇張的活動噱頭
通過提煉整個促銷活動的利益點,如:不止50%,滿200減100,3折起等。讓顧客對這個活動有個大概的瞭解,增加顧客想要參與活動的衝動。
提供大量(價格上)有吸引力的產品
用部分較低的價格或較高的折扣的產品做為爆款。吸引顧客眼球,進而關注活動。如泰國999元,Iphone 6 3499元等。
再來說說我們途牛的促銷吧~就用6月6日途牛剛剛舉辦的大規模暑期促銷活動做個栗子。
途牛旅遊網暑期促銷預熱頁面
以上是6.6暑期大促主會場的頁面,可是頁面上線後的前五天平均轉化率低於運營人員的預期。我們首先想到的問題可能出現在產品的選擇上,是不是線路不夠有吸引力或是價格優惠幅度不高?在經過認真分析後並沒有發現在產品選擇方面有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頁面的轉化率低於預期呢?
那原因是否是出在了視覺和文案上呢?於是我們從這個角度開始分析原因。
暑期促銷首頁輪播banner
1.文案修改
首頁的輪播圖文案為:歐美澳新中東非洲。優惠力度和活動方案放在旁邊的次要位置。
獨立的看這個banner設計,貌似完全ok。但從活動頁面的內容角度分析就發現了問題所在——這可是一個綜合性活動哦!不只是賣歐美澳新中東非洲的產品,裡面還有其他目的地產品。如熱門目的地:東南亞,日韓,海島等。
現在這樣的文案和設計會導致只吸引對歐美澳新中東非洲有興趣的顧客才點選進入頁面,相當於對目標人群做了篩選。而這個頁面是綜合性活動,所能展現的這一目的地的產品比較有限。很多顧客衝澳美澳新中東來,點選banner進入活動頁後反而找不到合適的線路,自然退出率增多,轉化率偏少。
2.體驗修改
頁面中有一個時間軸,標明瞭不同時間段主推的的目的地產品。本來的目的是告訴使用者活動目前所處的階段以及每個階段主推的產品型別。
但是運營對於這個活動的設定讓這個時間軸反而成為了BUG。因為時間軸上所展現的後兩個時間段的活動都可以在第一個時間段的活動中正常購買。運營想在不同時間點主推不同的目的地,可是不管在任何活動時間段,這些售賣的產品其實是一樣的,並沒有說還沒到時間點就買不了或者過了這個時間點就不能購買。 現在這個時間軸的設定會給人造成這樣的錯覺。
這是一個會引起使用者誤讀的元素,所以把它刪除。
3.產品卡修改
修改前的產品卡
這個是活動頁面的產品卡設計,很明顯的讓顧客看懂了我們是在做什麼型別的活動。
但是,但是,作為顧客,最關心的是什麼呢?當然是最終付款的價格!可是從這個產品卡上,最終的價格卻被放在了很不起眼的位置。顧客需要經過一番尋找才能能看清楚。這樣就導致部分“馬虎”的顧客在瀏覽頁面的時候就很難因為價格衝動而去點開產品。
因此我們對產品卡的設計進行了修改。
修改後的產品卡
修改後的產品卡突出了最終需要付款的價格。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看不清楚價格啦~同時活動形式就展現在價格上面,讓顧客在看到價格時候很明顯的看到怎樣才能獲得優惠。
最終效果:
修改了以上三點後,轉化率比之前提高了10%左右。
其實裡面還有很多問題,但是就不一一列舉了。指出這幾點的原因是要說明,細節決定成敗。
以上三點不能稱之為失誤,可是對於頁面的影響卻不小。作為專題設計師,不能悶頭只關注視覺效果而忽略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心理。如果只把圖做的好看,就真的只是美工了(真的很討厭別人叫我美工)。
如何從菜鳥進化成NB的設計師,靠的就是不斷關注細節和使用者體驗,綜合這些因素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
適當的向運營、產品等需求方提出自己的見解,當你能夠站在運營角度提出改進意見並且打動他們,那麼需求方的同事會對你更加信服,在未來的溝通中,將會加強設計師的話語權。
以上是做為設計師對於促銷的一些淺薄理解,可能有些說的不是很到位,歡迎大家拍磚。也希望大家能廣泛的交流意見。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其他關於促銷活動設計的一些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