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時代,人才的需求已經變了

机器之心發表於2024-12-17
什麼是 AI 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最近,全球科技大廠都在用行動告訴我們:人才。

本月初,谷歌 NotebookLM 的核心團隊共同宣佈離職創業,他們新公司的網站已經進入了「建設中」的狀態。
圖片
谷歌 NotebookLM 的核心成員 Raiza、Jason、Stephen 創業新公司的網頁

緊隨其後的是,開創性工作 Vision Transformer(ViT)的三位主要作者一齊官宣了自己的新動向:共同加盟 OpenAI。他們來自谷歌 DeepMind 的蘇黎世辦事處,加入的是新成立的 OpenAI 蘇黎世部門。
圖片
新加入 OpenAI 的三位 ViT 作者,其中 Alexander Kolesnikov 已經更新了自己的領英頁面

對於最搶手的 AI 技術人才來說,在不同公司之間跳槽並不罕見,但像這樣為大牛原地成立新部門的確是許久未見的奇景了,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如今全球科技公司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

其實,全球範圍內,在 AI 廣闊的應用場景中,人才稀缺的問題也已經顯得十分急迫。

AI 技術落地
正在面臨「最後一公里」難題

我們正處在一個微妙的時間點上:爆發兩年的生成式 AI 正在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一方面在 AI 領域裡,技術人才成為了極度稀缺的「資源」;另一方面,在各個落地行業內,人們也在面臨困境。

大模型重塑所有行業的過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AI 技術必須落地到具體的場景中,才能實現它真正的價值。

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 承載期望的 Killer App 依然未能現身。對於抖音、快手這些國民級內容社群,AI 並未帶來預期中的實質性變革。調性與 AIGC 最契合的小紅書,今年也放棄了旗下的 AI 生圖工具 Trik AI。
圖片
投資人越來越遲疑,「AI 六小龍」已有三家選擇了戰略性放棄 C 端業務線。為什麼會這樣?

讓我們從最基礎的問題談起。很多公司在開發 AI 產品時,總是習慣性「拿著錘子找釘子」。他們練就了一身本領,就著急要找地方施展,但卻沒考慮過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就拿今年隨著 Sora 現世,捲到飛起的 AI 影片生成來舉例子,AI 開盲盒式的生成方式,缺失了剪輯師們必須的控制畫面元素的效果控制元件,於是落入了現實用不好,搞抽象很契合的境地。

究其原因,AI 技術的研發者和從業者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認知鴻溝 —— 術業有專攻,許多需求早已內化為肌肉記憶般的本能反應,往往是「問不出來」卻「離不開」的隱性知識。

問題不止於此,即使 AI 產品的研發團隊對齊了顆粒度,現實中也要面臨打不通的底層邏輯。相對 C 端,在垂直更為清晰的 B 端,技術與需求的錯配則更為顯著。

目前 AI 進企業主要分為兩條技術路徑,但各有各的難處:通用場景模型像是「萬金油」,部署門檻低,卻難以應對特定的邊界情況;細分行業模型雖然效果更好,卻需要海量的資料和繁重的標註工作。

根據億歐智庫的《企業 AIGC 商業落地應用研究報告》,「與當前系統整合的難度與相容性」是企業首要考慮的因素。對於企業來講,引入 AI 系統意味著要算一筆增加人力、運維成本的綜合賬。因此,最划算的就是一套封裝好的固定方案。

於是這樣的情節經常上演,即使「AI + 傳統方法」可以讓效率翻倍,一提還需提供 20 個超引數,一切免談;即使已經搭建起「標註 - 訓練 - 部署」的閉環生態,只需在更換裝置型號時重新訓練一遍,得到的還是客戶斬釘截鐵的拒絕。

這些問題已經織成了一張難解的網:AI 產品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導致行業內客戶的合作意願變低,需求更難深入理解......

歸根結底,一切癥結都指向了同一個結構性矛盾:懂行業場景的「老師傅」不懂 AI,而精通 AI 技術的人又不瞭解行業裡的人需要什麼。如果無法化解,AI 落地就將持續面臨「最後一公里」的挑戰。
圖片
面對這樣的困境,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浮現出來:到底是讓 AI 研發者去學習行業知識,還是讓行業從業者來學習 AI 技術呢?

幫大模型「立三觀」
需要行業、AI 一起來

顯然,雙向奔赴才是更好的選擇。

ChatGPT 出現前,AI 在很多行業中的應用被定位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已知機理模型進行重複工作的自動化,二是對未知機理模型進行探索性工作,擴充人類的認知邊界。大模型的技術突破,讓人們看到了 AI 應用的新形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原先頂層設計的流程是解耦的,但現在逐漸變成了「端到端」一體化,有了更直接、更強大的方案。

大模型透過對世界進行建模,讓機器能夠理解複雜現象,獲得了一種認知世界的能力,因此能夠理解和處理複雜的行業資料,並據此進行分析和決策,以前這種能力通常只有人類專家才具備。
圖片
換句話說,這也意味著能夠幫助大模型建立「三觀」的人,最好是懂 AI 的行業專家。相比於讓 AI 工程師從零開始積累行業經驗,讓已經深耕行業多年的專業人才掌握 AI 應用技術,學習曲線會更平緩,也更容易實現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

在 AI 技術使用門檻快速降低的如今,這個選擇正在變得愈發合理,會打字就能 3D 建模,會說話就能自動生成小遊戲......各大廠商正在圍繞生成式 AI 爭相推出「零門檻」產品。而那些過去需要複雜程式設計才能實現的功能,現在透過簡單的 API 呼叫就能完成。像 Cursor 這樣的 AI 輔助程式設計工具的出現,更是大大降低了開發難度。

這一切都為行業從業者來主動擁抱 AI 技術積攢了越來越大的動能。最近,很多行業都在湧現新的 AI 應用案例。

以醫療領域為例,一位優秀的臨床醫生需要至少 8 年時間(從本科到規培畢業)才能培養出準確解讀病症的專業直覺。而藉助 AI 大模型應用,醫生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掌握 AI 輔助診斷工具的能力,從而提升診斷能力,大大提高診斷治的效率。

在化工領域,經過專門調優的大模型可以精確模擬關鍵執行引數,保障生產過程的深度最佳化與極致穩定。在一些化工廠,自動化系統經過長時間穩定生產已經大幅減少了人員干預、降低了勞動強度,顯著增強了裝置執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也直接提升了經濟效益。

在智慧港口,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等先進手段可以實現更高效的生產和管理流程,顯著減少人力和時間消耗。隨著 AI 大模型的出現,智慧化水平再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得基於統一大模型底座全面支撐生產、管理、服務、安全等領域應用成為了可能。
圖片
不過,這條道路仍面臨著諸多現實挑戰。

首要問題是「沒人教」,既懂行業又懂 AI 的「雙師型」教師鳳毛麟角。

即便有這樣的伯樂,也面臨著「教什麼、怎麼教」的難題 —— 行業 + AI 方向缺乏體系化的教材和前沿的實踐案例,課堂內容往往流於表面。雖然自 2019 年以來,AI 專業院校從 35 所擴充套件至 537 所,但大多數院校仍在培養通用型 AI 人才,學生學的是經典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框架,面對的卻是千差萬別的行業場景。

下一個難題是「沒算力」。高校普遍缺乏算力資源,訓練平臺和開發環境配置不完善。更棘手的是「沒資料」。真實的行業資料極少公開流通,已有資料往往質量參差不齊、標註不完整,這使得許多研究專案難以開展。

破解這些難題,亟需學術界、產業界與教學機構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一個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

解法:培養複合型行業 AI 人才

大模型技術興起之前,我們見證了國內一批高校人工智慧學院的建立,在科研探索方向,國內一直在加大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力度。面對 AI 大規模行業應用的新需求,很多科技公司正在與大學合作,開始尋求培養行業 AI 複合型人才。

上週,由東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聯合華為開展的【醫路智行,探索無限未來】行業 AI 應用創新孵化營正式開營。活動持續兩天,一大批來自醫療領域的研究者們共同體驗了一場 AI 與醫學的融合之旅。
圖片
課程從人工智慧方法的發展開始講起,從特徵工程到 ChatGPT 出現,深入淺出,再聯絡到醫生看病的實際工作中,為行業內人士構建起 AI 知識體系的框架。

另一邊,華為也邀請到了一批前沿學者展示一系列醫療+AI 交叉研究的落地成果,包括資料處理、自動填寫病歷、醫療影像檢查、組織切片分析等。
圖片
東北大學醫學與生物資訊工程學院執行院長趙越在發言中表示,醫學與人工智慧的融合是不可或缺的趨勢,華為給予了學院無私的幫助和支援。

在第一天的活動中,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齊瑞群以「皮膚與皮膚病理的診斷邏輯與難點」為例,探討了臨床醫療診斷方法及存在的問題。

在 2500 多種皮膚病中,醫生主要透過 8 種原發皮損和 10 種繼發皮損共 18 種特徵進行診斷。每種特徵又可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形狀和紋理變化,這使得皮膚病的診斷成為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於是,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臨床醫學,與東北大學的醫工學院,兩個學科背景的團隊攜手開發了一套皮膚病理大模型。以往,醫生標註一張切片需要耗費半小時,透過 AI 系統,整個過程縮短至不到三分鐘,還能與臨床的日常工作無縫銜接。

第二天的活動中,中國醫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盛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於宏帶來了關於「人工智慧標準化病人(AISP)的病史採集和醫患溝通」的課程。他分享了一款廣受好評的 AI 工具。他講到:「我們百分之七八十的醫療差錯都是因為溝通不暢所造成的。」他們之前也嘗試過讓學生與真實病人練習病史採集,但推薦 10 個學生,10 個學生都不敢開口。

原因很簡單,初出茅廬的學生在面對病人時往往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當的問題就會影響患者休養。而標準化的病人也需要培養,數量有限且質量參差不齊,很難滿足訓練和考核的需求。比如在外科手術中,有時會遇到需要手術升級的情況。這時,如何向家屬解釋,並獲得其理解和信任,就需要較高的溝通技巧了。

因此,他們開發了 AI 標準化病人平臺,主要用於提高問診技巧和醫患溝通能力。AI 能夠模擬不同病種、不同性格特點的虛擬病人,支援文字、語音、表情等多模態互動,還能自動評分並給出反饋,告訴學生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學生們可以在安全的虛擬環境中反覆練習這類棘手場景的溝通技巧,做一個既專業又有溫度的醫生。

教授們表示,AI 不會取代醫生,但不懂 AI 的醫生將會被淘汰。積極學習 AI 知識,利用自動化工具提升能力,可以為未來的職業發展築牢根基。

這只是一些案例,還有更多將醫生們從繁瑣工作解放出來的 AI 應用等待同學們去探索和創新。
圖片
具體到 AI 與醫療深度結合的實踐中,掌握 AI 開發、資料處理、大模型訓練、模型微調等技能是應用能力的關鍵。在課堂上,人們跟隨老師使用 ModelArts、MindSpore 等 AI 開發平臺和開發框架進行了實操演練,基於醫療資料對大模型進行微調。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嘗試,華為還為每位學員準備了免費的雲資源券,讓充足的算力支援每一次創新嘗試。
圖片
「授人以漁」,華為提供了一站式、全棧自研的 AI 開發工具,從底層算力開始整合,向上支援主流開發框架,可以對計算資源、模型資源進行高效率呼叫,將複雜的演算法化繁為簡,支援了 AI 應用從資料標註、模型開發、訓練、部署的全流程,讓醫學生能夠輕鬆駕馭。

經過與專家的深度交流,學員們不僅獲得了結業證書,更收穫了寶貴的前沿洞察與前瞻見解。
圖片
醫療只是華為佈局的一個縮影,而在更廣泛的領域,華為產教融合的探索更加深入,行跡愈發堅定。

華為啟動了全國首屆化工行業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大賽,旨在整合技術、場景和資料,凝聚多家企業、組織的能力,打造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聯盟。

直接面向專業人才的課程也在進行當中。就在今年,華東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兩所學校的化工學院與華為聯合開展了「化工 + AI」實訓課程,透過產教融合的方式,培養了一批化工 AI 人才。

基於這樣的理念,華為正在透過行業 AI 應用創新孵化營與行業 AI 應用創新大賽,培植起豐碩的人才培養沃土,從中國醫科大學到華東理工大學,從醫療到材料,從港口到製造,點亮一個個傳統制造業的「星辰大海」。

在探索的過程中,華為逐步形成了一套「四個基於」的核心原則:基於實際客戶需求、基於實際場景、基於實際資料、基於實際商業閉環。
圖片
在我們看來,這種機制的意義遠超人才培養本身:

對於人才供給端,這種人才培養模式開闢了一條可持續的量級躍升之路。

對於應用層,讓最瞭解行業痛點的人掌握 AI 工具,能催生更多接地氣的創新。這不僅降低了 AI 技術與行業場景的對接成本,更能將分散想法整合起來,形成更強大的技術突破動能。

放眼整個產業圖景,每個行業都由千千萬萬的從業者構成。當他們的思維模式與能力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傳統行業「被改造」到「主動轉型」的身份轉變也將水到渠成。

人才的戰役已經打響

大模型技術的落地,還在對 AI 人才提出更多需求。

一方面,從 ChatGPT 到 Sora,生成式 AI 引領的工業、行業、組織轉型和智力變革,讓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和範圍得到了極大擴充。這意味著還有更多的行業,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來。

另一方面,在眾多行業方向上,單一技能已不足以應對未來挑戰。真正的 AI 人才,應該是能夠將 AI 技術與行業實踐深度融合的複合型人才。學習 AI 技能,或許會變成一個系統、長期學習的過程。

在 AI 人才方面,國內雖然仍處在追趕者的位置,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自身優勢:

  • 首先是技術驅動。截止到 7 月,全球 AI 大模型的數量超過 1300 個,中國大模型數量佔比 36%。大模型市場的升溫已經帶動起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提升了資料、算力和演算法等領域的人才需求。
  • 其次是場景優勢,也在推動 AI 的應用從量變走向質變。隨著技術的大面積落地,智慧化轉型已不再是一句空話,不論工業還是服務業,工作的流程、產品的形態都在積極尋求變化。

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有充分把兩者結合起來,聯絡起 AI 技術基礎與行業需求的兩端,才能最終釋放出 AI 技術的全部潛力。

但要真正解決 AI 人才短缺的問題,還需要更多企業、高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