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都應該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伯樂發表於2013-06-23

伯樂線上編注:這篇文章綜合了兩位博主(wallwind 和 DoEver)對一則故事的感觸,這則故事出自張錦喜的一本職場書:《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兩個和尚的故事

兩個和尚住在隔壁,所謂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們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裡。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溪,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了好朋友。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5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

哪知道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忍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左邊這座山的廟裡,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 “這5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wallwind 的感觸

不論在什麼行業,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吃年輕飯的的IT行業,尤其是敲程式碼的程式設計師。我們就應該要記住上面這個道理。

很多人用一種打工的心態過日子,在公司領薪水。薪水領得再多,那都是“挑水”。人的力氣總是有限的,年紀大了,挑水就常常體力不支。

很多人之所以人生旅途不如意,或者早年春風得意,老來則風燭殘年,就是因為一輩子都在挑水,不懂得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很多人知道需要挖井,卻不知道如何挖井;

很多人知道如何挖井,卻不知道去哪裡挖井,挖什麼井;

很多人知道去哪裡挖井,挖什麼井,卻總是半途而廢;

很多人挖到一口井了,以為一勞永逸,卻不知道水源的流向是會隨時間和環境而變動的……

沒想到自己需要一口井、不挖井、不知道去哪裡挖井、不知道挖什麼井、不知道如何挖井……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藉口或理由;如何在工作之中或工作之餘找井源、找工具、挖井,一定有方法和步驟……

還有一部分人知道應該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而且一輩子都很努力,但他們之中大多數沒有挖出井來,因為他們並不瞭解,其實,很多東西原本就是“命中註定”的……

DoEver 的感觸

作為一名普通的程式開發人員,每天的程式設計師工作就如同挑水一樣,如果只把目光放在每一天的程式開發上,就會一輩子在挑水,並且總有挑不動的那一天。所以要去追求一口屬於自己的井,也許最終無法得到,但畢竟努力過了,也人生無憾矣。

因此在工作之餘,要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技能,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慢慢的鑽研和積累,其實就是那句古話: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要因為今天工作加班了,不要因為今天工作累了,不要因為那個朋友來了,等等這樣的理由為藉口,當然,作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這些日常的人際交流都是合理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我們應該利用每一個點滴可以利用的時間去學習、去思考、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夠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

不只是程式設計師,每個人,都該去追求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補充:《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的內容簡介

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的理論,被稱為職業規劃的“恐怖主義”曾經遭到大量培訓諮詢機構的批判與封殺,因糨它在提供一個絕無僅有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法、揭示 “挖井的祕密”的同時,使得很多培訓機構和培訓師丟了鐵飯碗。對命運“三分天”的獨特見解、對“職”“業”“生”“涯”的獨特定義、對人們長期奉行的信念 的批判,否定了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提出“三分天”命運論……一系列獨特而又振聾發聵、醒醐灌頂的經驗之談,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創業、跳槽、自我管理、“充 電”、執行力等令人困惑的流行熱門話題,為你揭示自己的命運主題提供密碼,為你發掘自己大腦的最佳潛能區提供方法,為你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提供成功的利器 和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