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七牛雲端儲存發表於2019-01-08

在 12 月 22 日 ECUG 的下午場 ,七牛雲容器計算部技術總監袁曉沛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基於 K8S 的 DCOS 之路》的精彩分享,向大家介紹了七牛容器雲目前 K8S 的狀況和產品思考。

同時,他在會上講述瞭如何透過七牛公有云業務容器化的操作實踐,組建 K8S 翻譯團隊,對《Kubernetes in Action》這本書進行落地的翻譯。

以下是演講內容的實錄整理。

以下是演講內容的實錄整理。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大家下午好!我是七牛雲容器計算部技術總監袁曉沛, 我今天想分享的是七牛雲基於 K8S 的 DCOS 之路,結合一些實踐經驗,講一下我們在其中做的事情和產品層面的思考。

我今天會先講一下七牛雲內部業務容器化歷程,然後講基於 K8S 的 DCOS,七牛雲在做一個更強大的 K8S 發行版,它體現在三個地方:一是底層技術的穩定性。做一個更強大的 K8S,技術穩定性是使用者第一時間關注的;二是功能的擴充套件性。如果一個系統不滿足需求時,就要考慮它的擴充套件性怎麼樣,能不能基於開放性介面實現;三是易用性。K8S 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如何保證它的運維、使用非常簡便,讓終端使用者可以快速入門。最後,會簡單介紹 K8S 周邊的生態,包括上下游及應用生態,以及應用生態豐富性。

七牛雲內部的容器歷程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七牛雲從 2014 年開始做容器,當時啟動的專案叫 QCOS,它的全稱是「Qiniu Cloud Operating System」。當時我們通讀了 K8S 的設計草案,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做這樣一個系統。然後我們從零開始自研了一套容器叢集排程管理系統,這個事情做了兩年。2016 年底時再回頭看,發現一個容器叢集排程管理系統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要包含 CPU 和記憶體排程(計算力排程)、網路管理、儲存外掛、應用相關處理(日誌、監控、告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幾乎沒有幾個公司有能力從零開始做這件事情。當時來看,唯一的可能性是谷歌,因為他們有一套 BORG 服務內部多年,而 K8S  是由 BORG 系統設計理念演化過來的。於是我們在 2016 年底決定全面轉向 K8S,而且 100% 相容 K8S。

現在是 2018 年底,我們近兩年做的是七牛雲內部的 5 大業務 K8S 容器化:最早是測試系統,現在七牛雲的測試已經全容器化;第二個是多媒體轉碼系統,也是全容器化的;第三個業務是七牛雲 AI 業務,AI 有大量 GPU 機器,需要基於大量資料集做 AI 學習和訓練,所以我們是基於 Kubernetes 之上做了機器學習的平臺,我們為這個平臺做了很多擴充套件功能;第四個是大資料大資料 Spark 業務在我們的容器應用市場上,作為一個應用,讓使用者可以快速部署。

我們在本季度正熱火朝天做一件事情,把七牛雲最核心的物件儲存業務搬到容器雲上,這個事情已初步驗證透過,正在切量過程中。到現在為止,七牛雲的幾大業務線都有大量應用執行在容器之上。從 2018 年下半年已經對一些外部客戶輸出容器產品,結合七牛雲過去五年容器化經驗,把我們好的技術、理念、功能打造成產品開始對外輸出。

容器化帶來了什麼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容器化到底給我們業務帶來什麼?

第一點,員工開心。交付部署效率大幅提升。原本從一行程式碼的提交到測試再到生產的上線,可能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時間,而且上線之後可能會不穩定要回滾,基於容器技術,可以把整套過程用 CICD 和 DevOPS 理念整合到一起,一行程式碼提交之後,可以讓這行程式碼變更編譯成一個映象自動跑單元測試,跑完單元測試可以跑程式碼靜態檢查,也可以加一些自定義指令碼,然後整合測試,最後是 CD 持續部署,線上連線起來。釋出週期可以從幾天、幾周到分鐘級甚至秒級。這個過程中,最簡單的變化是員工很開心,開發、測試、運維,都可以早點下班,不用等到凌晨四點業務低峰時釋出。

第二點,使用者開心。運維排錯效率大幅提升。一個容器平臺預設就提供了容器的監控,系統級別 CPU 和記憶體監控、入口級別的監控報警,甚至日誌也可以自動收集起來。一個寫得很一般的後端應用執行起來之後,平臺都能為它提供一些基礎的日誌監控,如果業務做一些適配,業務級的監控也可以被收集到,這些整合起來就是全鏈路的日誌監控和告警機制。如果線上出現問題,基於監控日誌和告警,可以大幅降低從錯誤發現到錯誤解決的時間,降低 MTTR ,提高應用的可用性。應用的可用性提高了,客戶受到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本質上來講是客戶更開心了。

第三點,老闆開心。因為機器資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在一個資料中心裡可以用一個 K8S 叢集來管理所有物理資源,讓所有業務在一個計算資源大池子裡做業務混部,然後利用率提升了,從原來不到 20% 的資源利用率,最高可以提升到 60%、70% 以上。對公司來講,降低了企業 IT 成本。從這一點來看,沒有老闆會不開心。

基於 K8S 的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做了這麼多事,我們收穫了很多好處,然後就在思考我們本質上在做什麼事情。本質上我們是在做一個資料中心作業系統。原來機房裡一堆機器的管理,本質上是透過機器 IP 再加一個 SSH 埠號,無論使用什麼部署工具,都是把一些應用推上去,更改配置,啟動這個應用,是透過 IP 地址和 SSH 埠跟這些機器打交道。但有了容器之後,跟資料中心互動的介面完全發生了改變。我們使用程式設計化介面,操作和排程資料中心的 CPU 和記憶體,不用在意業務到底被排程到哪一臺機器上,甚至可以用 API 的方式操作日誌、監控、報警。所以,我們是在做一個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K8S 已經是一個資料中心作業系統了,而我們是在做一個更強大的 K8S 發行版。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更強大的 K8S 發行版,需要具備什麼呢?

我們總結了三點:第一是底層技術的穩定性,商業公司站在背後支援,保證技術是更穩定的;第二是豐富的擴充套件功能;第三是易用性,對於平臺運維來講是否易部署、擴容、升級,對於終端使用者來講是否容易使用,都是至關重要的。此外,一個完善的作業系統,除了自身功能之外,還需要提供必備的上下游服務和上層應用。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底層技術穩定性方面,我們每天都在迭代。這是我們近一兩個月在做的事情,我們在網路模型上,etcd 分離部署,與 K8S etcd 互相不影響,使用 etcd V3 API 作為資料庫,效能提升 2 倍;使用 BGP route refletor,關閉 Full Mesh,大幅提升效能。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舉例說明,大家可能都不會太關注的點:KubeDNS,社群預設版本效能只有 99.5%,意味著不工作時候可能超過 3 個小時。我們做了一系列改進可以把 KubeDNS 可用性從 99.5% 提升到 99.999%,每個月不可用時間不超過 25 秒。實際上過去三個月不可用時間是 0。

有人可能會問七牛云為什麼在這麼小的事情上較真,做這麼多事情。對容器雲團隊來講,每一個元件都是這種心態做最佳化。因為使用者打到七牛雲的每一個請求,存在我們這裡每一個檔案,都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對使用者有一個承諾,我們要讓系統盡無限可能接近 100% 的可用性。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擴充套件方面,系統層面針對 Nvidia GPU 監控和排程做了最佳化,定製排程器確保 GPU 的排程效能,開發了 K8S 整合 AlluXIO 儲存外掛,透過這個外掛可以讓 AI 訓練使用 AlluXIO 快取海量檔案。第二,我們在靜態本地磁碟上啟動了一個新的 Kubernetes SIG,基於這個很多人可以一起貢獻程式碼,把靜態本地磁碟供給做好。在網路上基於 vlan/vxlan 實現 SDN,支援二層網路隔離。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基於 CLI 的日誌自動收集方案。主要原因是一個容器往往需要往多個目錄打日誌。但按照容器標準,只能往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裡打日誌,這樣很難收集擴充套件多個目錄的日誌。CLI 是 Container Logging Interface 的縮寫,它讓整個方案能夠對接任何現有的日誌方案,比如可以對接七牛雲的 Pandora,也可以支援 ELK、Splunk。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日誌收集方案的使用方式。

作為一個容器平臺或者資料中心作業系統,很關鍵的一點是易用。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平臺的運維很關鍵,很多容器產品關注的是這個產品很好用,但實際上容器平臺的運維更難,因為 K8S 管理著整個資料中心,業務大了之後,K8S 平臺自身的運維更重要。

第一是部署、擴容、升級的便捷性。我們的目標是 5 分鐘部署一個新叢集,秒級擴容一個新節點。K8S 是開源生態,開源有很多安全性問題,我們如何在升級新版本時,讓當前叢集上的業務不會影響,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第二是叢集資訊視覺化,包括宿主機、系統關鍵元件,L7、L4 入口的監控、日誌、告警。如何透過平臺監控資訊發現機器或者系統元件、入口層面的問題,透過平臺快速定位業務問題,這都是叢集視覺化要做的事情。

第三是常見故障自動化處理,我們實現了一種機制,可以讓故障自動探測、一鍵解決。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平臺運維管理介面。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具有自動化運維處理機制的工具,每一臺節點上都會執行這個工具,它能做到自動化探測,外掛方式都是自動化探測已知現象,把這些上報到 K8S api-server,採取措施自動修復一些問題。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從使用者使用層面講易用性,我們是以專案為中心,對使用者有強大的管控能力。傳統專案都是先有虛擬專案再有人,然後是機器和軟體。我們完全按照這樣的方式管理專案,把 K8S 資源空間當做一堆資源,往專案裡新增。專案裡可能有項管、運維、測試、開發,每一個不同的人決策許可權不一樣。

然後是強大的應用編排能力,很多 K8S 平臺為了追求編排的易用性而犧牲了相容性,等使用者對這個平臺和 K8S 足夠熟悉之後,使用者可能就會要求平臺和 K8S 完全相容,意味著透過 K8S API 建立的資源必須透過平臺顯現出來,或者透過平臺建立、編排的資源可以透過 K8S API 操作,正向和逆向都可以,所以我們產品 100% 相容原生 K8S,並且相容 kubectl。

最後一個是強大的映象空間管理能力,國外映象同步、映象加速、私有映象託管;C2I:基於程式碼、單元測試、靜態檢查,構建可交付映象;映象檢查,基於一些工具檢查映象,看它裡面是否有存在安全風險的東西。

以上是使用者易用性上需要考慮的點。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使用者使用產品的介面,應用編排、應用列表、應用服務編排。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一個強大的資料中心作業系統,還需要一個比較完善的周邊生態。持續部署和 Kubernetes 打通,上面可以透過 HELM,右上角是 ISTIO,基於 ISTIO 做流量管理功能,比如灰度釋出、熔斷、鏈路追蹤,幫我們快速發現問題。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七牛雲基於 K8S 實現了常見的資料庫中介軟體服務,包含 MySQL、MongoDB、Redis、RabbitMQ。這些運維工具本質上就是由 Operator 實現的高可用服務,支援一鍵部署,能做定期備份和恢復,保證資料的可靠性。本質上是把公有云的 RDS 服務搬到 K8S 上,讓非公有云使用者使用高質量的資料庫服務,大幅度減輕 DBA 的工作負擔。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七牛雲當前在 K8S 社群的全球排名,我們排第 26 名。可能會有人問,到底有多少人在開源,我的回答是我們沒有一個人專職做開源,也沒有把做開源當成很刻意的事情,是在維護 K8S 的穩定性、擴充套件功能、提高產品可用性的過程中,貢獻一些東西。因為我們受益於開源,所以這些改進,新的功能我們都儘量直接貢獻到開源。但我們不做三件事情:不去改拼寫錯誤、增加單元測試、改註釋。

基於 K8S 構建資料中心作業系統

這是七牛容器雲團隊和七牛雲內部一些小夥伴翻譯的一本書,書的名字是《Kubernetes in Action》(中文版購買連結:https://item.m.jd.com/product/12510666.html),主要教我們如何在 Kubernetes 上部署分散式容器應用,這本書的作者是 Marko Luksa,他是紅帽 OpenShift 工程師,這本書由七牛雲 CEO 老許親自作序。翻譯過程中,七牛容器雲團隊根據實際應用經驗,把這本書翻譯得儘量準確,並且通俗易懂。

Kubernetes 是希臘文,本意是舵手,帶領一條船到達正確的地方,希望這本書像舵手一樣,能在大家學習 K8S 的過程中帶來一些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