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檔案儲存FastDFS(三)FastDFS配置

arron劉發表於2016-01-24

在上一節中我們一起搭建了一個單節點的FastDFS系統,但是僅僅將系統搭建起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對FastDFS進行配置才能使系統正確的執行。

一、環境宣告

我們還是像上一次一樣首先說一下環境。我們採用VirtualBox安裝了Ubuntu 14.04 TLS 64位虛擬機器,採用網橋網路卡,所以虛擬機器會有一個和本機在同一網段的IP地址,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配置完成後在本機訪問虛擬機器的伺服器,檢查檔案是否真正的能夠下載下來。

本文所有的命令均在root使用者下執行。

二、配置Tracker Server

修改%FastDFS%/conf/tracker.conf檔案,修改如下

base_path=/home/xing/fastdfs 

可以自己指定目錄位置,但目錄必須存在,用於儲存日誌及storage server等資訊,否則tracker server無法啟動

如果你的http埠已經被佔用了,那麼就要將它改成其他的埠,預設的埠為8080,如果你的機器中8080被apache佔用,那麼這裡也可以用8080,因為FastDFS實際上就是用的apache,我這裡保持不變

http.server_port=8080 

為系統保留的儲存區域,預設為10%,這裡我保持預設

reserved_storage_space = 10% 

這裡是tracker server對storage server供服務的埠,使用預設的即可

port=22122  

其他的選項都保持預設。執行下面的命令來啟動Tracker Server。

fdfs_trackerd %FastDFS%/conf/tracker.conf 

進入/home/xing/fastdfs/logs/trackerd.log檢視tracker的啟動日誌,如果看到類似的資訊,則說明啟動成功。

三、配置Storage Server

修改%FastDFS%/conf/storage.conf檔案。

與tracker.conf一樣,我們設定相同的目錄,這個目錄用來儲存log和group內的相關資訊。

base_path=/home/xing/fastdfs 

檔案的儲存位置,在一臺storage server上可以指定多個儲存位置,為了便於管理我簡單的將儲存位置和剛剛的儲存日誌的目錄設為一樣的,其實你可以根據的自己的需要變更這個目錄,上傳到伺服器的檔案就儲存在這個目錄下。

store_path0=/home/xing/fastdfs 

這個伺服器所屬的group,必須指定,預設就為group1。

group_name=group1  

修改成tracker server的IP和埠資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每個人的都不一樣。

tracker_server=211.87.226.134:22122 

配置完成後,我們使用如下的命令來啟動Storage Server。

fdfs_storaged %FastDFS%/conf/storage.conf 

這個時候會建立一大堆目錄,等待完成時到/home/xing/fastdfs/logs/storage.log下檢視log,如果看到類似的資訊就說明成功了。

20160122024958700.jpg



原文連結: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6916835/viewspace-198168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