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重點學習

TolyHuang發表於2008-01-22

一、重點名詞解釋學習

[@more@]

1、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應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

2、行為科學:行為科學是運用研究自然科學實驗和觀察方法來研究在一定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中人的行為的科學。其觀點認是:人的行為實際是人體對外部環境所作出的反應,是人體心理特徵和外部環境的函式。

3、人性是指人的本性,它是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及文學等許多學科研究的物件。人力資源管理是對人的管理,必然要研究人性。認識人的本質或本性,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4、職務分析:職務分析是一種狹義的工作分析,它是相對某一企事業組織內部各崗位工作的分析。即分析者採取科學的手段與技術,對每個職務同類崗位工作的結構因素及其相互關係,進行分解、比較與綜合,確定該職務崗位工作的要素特點、性質與要求的過程。

5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指在人類社會任何有組織的活動中,從人性出發來分析問題,以人性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狀況來進行管理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管理方式。

6、心理測驗:心理測驗是心理測量的一種具體形式,實質上是行為樣組的客觀的和標準化的測量。也有人把心理測驗叫心理測評。

7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與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

8、人力資源規劃:所謂人力資源規劃是預測未來的組織任務和環境對組織的要求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和滿足這些要求而提供人員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工作者和組織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9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是指社會成員因年老、疾病、失業、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難時,從國家、社會獲得一定的經濟幫助的社會制度。

10招聘:招聘,是指招募聘用的總稱,為企事業組織中空缺的職位尋找到合適人選。實際中間夾著甄選。

11薪酬:薪酬是企業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它主要以工資(含獎勵工資)和福利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12、人力資源規劃:所謂人力資源規劃是預測未來的組織任務和環境對組織的要求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和滿足這些要求而提供人員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工作者和組織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13、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是指社會成員因年老、疾病、失業、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難時,從國家、社會獲得一定的經濟幫助的社會制度。

14、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就是員工與組織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是組織和員工之間確立勞動關係的法律憑證。

15、勞動關係:勞動關係是指勞動者與勞動者的錄用者之間在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勞動權利與勞動義務關係。這是狹義的勞動關係,也是勞動立法意義上的勞動關係。目前,我國的勞動關係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基本情況:即勞動關係和勞資關係。所謂一般勞動關係是指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的企、事業單位及其它組織的行政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勞動關係;而勞資關係則是指在中國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及其它組織與勞動者主體之間形成的勞動關係。

16、職業生涯管理:職業生涯管理主要是指對職業生涯的設計與開發。雖然職業生涯是指個體的工作行為經歷,但職業生涯管理可以從個人和組織兩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

17、考核標準:績效考核標準是績效考核時為避免主觀隨意性而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績效考核標準必須以職務分析中制定的職務說明與職務規範為依據,因為那是對員工所應盡職責的正式要求。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9437124/viewspace-99819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