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速分散式資料庫等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

qing_yun發表於2021-11-30

11月30日,據工信部網站訊息,工信部印發《“十四五”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四新”發展目標,即產業基礎實現新提升、產業鏈達到新水平、生態培育獲得新發展、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規劃》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軟體業務收入突破14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

“十三五”時期,我國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是產業鏈供應鏈脆弱,存在斷裂風險,產品處於價值鏈中低端。二是產業基礎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存在短板,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亟需加強。三是軟體與各領域融合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需進一步深化,企業軟體化能力較弱,制約數字化發展程式。四是產業生態國際競爭力亟待提升,企業小散弱,產業結構需進一步優化。五是發展環境仍需完善,“重硬輕軟”現象依然嚴重,軟體價值失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軟體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智慧財產權保護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推動軟體產業鏈升級方面,《規劃》提出,圍繞軟體產業鏈,加速“補短板、鍛長板、優服務”,提升軟體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規劃》明確,要聚力攻堅基礎軟體,推動作業系統與資料庫、中介軟體、辦公套件、安全軟體及各類應用的整合、適配、優化。加速分散式資料庫、混合事務分析處理資料庫、共享記憶體資料庫叢集等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

為保障各項任務順利實施,《規劃》還設定了關鍵基礎軟體補短板在內的8個專項行動,在關鍵基礎軟體補短板方面,關於資料庫,《規劃》指出,突破全記憶體高速資料引擎、高可靠資料儲存引擎、分散式資料處理與任務排程架構、大規模並行圖資料處理等關鍵技術。推動高效能資料庫在金融、電信、能源等重點行業關鍵業務系統應用。

如今國內資料庫百花齊放,從業者認為現在是國產資料庫發展的好時代。

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庫發展研究報告》(2021),預計到 2025 年,中國資料庫市場在全球的佔比將在 2025 年接近中國 IT 總支出在全球的佔比,中國資料庫市場總規模將達到 688 億元,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 23.4%。

當前,國內金融政企行業分散式改造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國產分散式資料庫在技術難點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已經有不少在金融等核心業務系統成功投產。IT168&ITPUB在《進擊的國產資料庫,能否挑起高階市場大梁?》一文回顧了國產資料庫一路進擊的發展史,也感受到當下業內對國產資料庫發展的信心。《規劃》的出臺,無疑將推動國產資料庫加速發展,《規劃》提出,要突破分散式資料處理與任務排程架構、大規模並行圖資料處理等關鍵技術,可以預見,分散式資料庫以及圖資料庫等高效能資料庫將迎來高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25873/viewspace-284491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