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思1——控制單元與大腦結構?

永痕芝蘭發表於2020-12-09

學與思——控制單元與人腦

今天在二輪複習408計算機組成原理時,一張圖讓我有所啟發,彷彿聯想到了什麼,記錄於此,拋磚引玉。

很久之前,我就很好奇,計算機是如何實現對電腦小白來說一定程度上的智慧的,這裡的智慧姑且說成是自動吧(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如果按照線性思維,刨根究底的方式來思考:計算機的核心部件是什麼?
我會回答CPU。

那CPU的核心部件呢?
控制器

那控制器呢?
我會回答:CU,就是形成那些微指令的電路

所以,為什麼這堆電路讓電腦能“活起來”呢?
這就是我在複習是得到的啟發。

先上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這是一個閹割版的,產生M(MAR)->MDR指令的硬佈線實現電路;

把這個部件看成一個整體,輸入訊號相當於這個部件周圍的訊號,比如時鐘週期,PSW中的某些引數,操作碼譯碼器等電路元件傳來的“環境變數”等諸多引數;

神奇的是,這個部件能夠根據這些引數輸出一條“從主存中取出某串資訊出來”這個指令。這就像一個人,根據周圍的情景,做出應景的反應一樣。

但是仔細想來,也不算很神奇,輸出的這個指令,本質上也是一串二進位制程式碼,輸入的引數,無非也就是那些0和1,看這個電路,裡面的基本元件無非就是一些與或非邏輯單元。

但是一個很重要的“物質”常常被忽略,就是他的組合方式,這就像武林大俠打出的一套組合拳,每一個小部分都是這個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每一個小部分與其餘部分的結合方式,數學上的組合方式,組合數,就開始綻放魅力;

於是不禁聯想到人腦,高中生物告訴我們,人腦是一個個神經元構成的,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組成了大腦,電脈衝的有無似乎那串0和1的神祕程式碼,每一個神經元結構單一而簡單,所以,重點應該是在組合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