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硬體配置已經到了一個平穩期,但是關於螢幕卻一直在以各種形式不斷進步,包括更高的螢幕解析度、更好的顏色顯示等等,並且還有更多值得我們期待的新技術。現在國外科技網站androidauthority就為我們總結了在移動顯示市場非常值得期待的五種新技術和預言,並且可能會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裡進入普通的消費級市場。

2015年之後顯示技術領域的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1、無處不在的螢幕

首先,顯示市場目前正在蓬勃發展,並且不斷出現新的產品組合以及消費者對各種產品的需求也在持續提升。在過去的幾年內,大部分消費者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已經積累了不少擁有螢幕的科技產品,從PC到膝上型電腦、智慧手機、電視、平板電腦甚至是智慧手錶和健身腕帶。

2015年之後顯示技術領域的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儘管目前智慧手機的螢幕發展趨勢越來越大,已經開始威脅到了小尺寸平板的市場,但是8英寸及以上的平板電腦銷售勢頭依然強勁。包括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在2014年預計還會繼續增加,而在最近的十年期間內,隨著越來越多的普通使用者用平板電腦代替傳統的PC和筆記本,根據IDC的最新預測來看,全球平板電腦在2015年的出貨量將會超越膝上型電腦和PC。

除此之外,這還不包括持續增長的可穿戴裝置市場。儘管並不是所有人都已經購買了這類產品,但是Android Wear以及Apple Watch智慧手錶都已經做好準備成為消費者家中的新成員。可穿戴裝置的螢幕尺寸較小,並且擁有更多新的設計形式,比如Gear Fit的曲面螢幕以及Moto 360和LG G Watch R的圓形螢幕。

另一個增長點就是來自汽車。從最初簡單的GPS導航定位螢幕和數字儀表盤,到完全整合Android系統,我們的汽車中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充滿了各種有用的技術,而消費者也發現如果在車內能夠在螢幕上使用我們非常熟悉的觸控式互動操作,則更加方便。根據臺灣TFT皮膚製造商友達光電的最新報告顯示,車載顯示裝置的銷售量與去年相比已經提高了30%,比且預測未來大部分車型都會標配3至5英寸的顯示裝置。

隨著涵蓋的方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對於顯示螢幕的需求和互動性也在不斷提升。

2、曲面螢幕產品越來越多

2015年之後顯示技術領域的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我相信許多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已經看過許多美妙的曲面螢幕產品,但是這些產品都只是停留在研發階段,目前還有一款產品能夠真正的進入到大批量生產階段,目前在生產過程中仍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

首先,三星公司已經表示,目前自己仍然無法攻克的一項難題就是讓曲面顯示器完全密封,防止水分和氧氣進入到內部。同時,由於使用了柔性材質,內部的ITO觸控電路皮膚也非常脆弱。除了技術屏障之外,還有成本方面的因素也不得不考慮,畢竟想要大批量生產一種新產品,像生產線之類的裝置也都需要重新投入。

而目前許多公司都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而其中一些似乎已經有了解決方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技術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是一項緩慢的事業。

因此在2015年之前,我們應該仍然不太可能在消費級市場上看到曲面螢幕產品,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問題都會被一一解決,最終實際產品也會來到普通消費者的面前。

3、低溫多晶矽技術LTPS仍是主流

2015年之後顯示技術領域的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在今年夏天,我們看到了關於顯示螢幕最重要的部分—-顯示皮膚的未來新趨勢。同時IGZO皮膚的發展趨勢也相當不錯,甚至Si TFT皮膚顯示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的改進。比如臺灣的群創科技就展示出了一塊1080p解析度的5.5英寸a-Si螢幕,畫素密度達到了430 ppi,在小尺寸顯示皮膚上實現了更高的畫素效果,而這也是LTPS仍然在發揮著優勢。

這種技術的優越性源於LTPS的製作過程,LTPS具有高解析度、反應速度快、高亮度、高開口率等優點,加上由於LTPS的矽結晶排列較a-Si有次序,使得電子移動率相對高100倍以上,可以將外圍驅動電路同時製作在玻璃基板上,達到系統整合的目標、節省空間及驅動IC的成本。

同時,由於驅動IC線路直接製作於皮膚上,可以減少元件的對外接點,增加可靠度、維護更簡單、縮短組裝製程時間及降低EMI特性,進而減少應用系統設計時程及擴大設計自由度。LTPS技術的OLED和AMOLED螢幕依然成為了最佳選擇之一,而在明年的多款旗艦機型上仍將使用這項比較成熟先進的技術。

LTPS能夠節省空間的優勢對哪些為感測器尋求額外空間或整合到螢幕上的產品提供了技術支援。如果你想要在螢幕上增加指紋識別功能,那麼LTPS技術就可以讓這一切成為現實。JDI、TDI兩家廠商目前都堅持LTPS是在這方面最佳的發展方向,儘管這一過程成本並不算低。

也就是說,今年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入門級廉價產品已經開始使用a-Si和IGZO螢幕,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在中低端產品中也可以看到更高解析度的配置。廉價的1080p解析度螢幕將會在開始大範圍普及。

4、偽4K解析度

提到高解析度螢幕,我們知道每家科技公司都想要擁有一個“第一”的頭銜,通過宣佈一項新技術來實現自己的革命。我們看到蘋果推出了第一款64為移動處理器、聯發科也推出了第一款真八核智慧技術處理器,而最近許多廠商都開始爭奪第一臺具有2K解析度螢幕裝置的頭銜。

2015年之後顯示技術領域的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可以肯定的說,同樣的情形絕對也會發生在第一款4K解析度Android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產品上,不過這種追求畫素密度的可笑行為直接掩蓋掉了關於電池續航的問題,而這也是目前我們無法擁有真正4K超高解析度智慧手機的原因。不過在平板電腦市場上,實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同樣對4K這個概念的營銷也已經出現氾濫的跡象。

就像全高清和高清、4G和LTE那樣,許多新技術在問世之後都擁有許多種說法。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習慣於4K(有時也被稱作UHD)的解析度是傳統1080p解析度的4倍,但是3840×2160的畫素也並非一成不變。在數字電影行業,標準的4K解析度更傾向於4096×2160,而有些人甚至還創造了2160p這個詞,但是並沒有指出標準的水平解析度。

雖然普通消費者都不太瞭解具體的細節,但是在電視廠商中對4K解析度的定義已經變得非常自由。最近一些韓國顯示皮膚廠商一直熱衷於單純用白色畫素“填充”到自己的RGBW 4K解析度皮膚上,在降低成本、犧牲色彩的情況下追求表面的4K數值。雖然這些皮膚通常都被應用到中國的廉價電視產品上,不過這些產品依然可以營造出一個“假”4K畫面。

傳統的RGB畫素排列,子畫素是完整的,3840×2160個完整畫素,可以滿足真正4K電視所需要的830萬畫素,採用RGB畫素排列的真4K液晶皮膚能夠實現真正超高清細膩表現,這就是真4K電視最基本的標準。

RGBW在原有RGB三原色組成畫素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白色的子畫素,形成RGBW四色畫素。RGBW 4K液晶皮膚受歡迎是因為成本低,所增加的白色增加了透光率,獲得更高的亮度,減少背光模組的數量,同時也降低了功耗。採用這種模式,帶了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單色的純度和飽和度會下降。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4K未來已經會出現在Android系統平板產品上,而一定又有一些廠商偷工減料使用RGBW的偽4K皮膚來欺騙並不太懂技術的消費者。

5、擁有觸控螢幕筆記本的消亡

雖然筆記本在未來幾年的銷量將持續進入低迷期,但是至少還不會完全被平板電腦所取代。不過,擁有觸控螢幕的筆記本產品在未來幾年內的發展勢頭將會進一步下降。

目前擁有觸控螢幕的筆記本銷量只佔所有筆記本銷量的10%,而許多螢幕製造商都預測這個數字未來將不會有太大的增加。由於Windows 8系統在觸控裝置上的表現不佳,也進一步造成了這個局面。

2015年之後顯示技術領域的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相反,這個細分市場預計將會有二合一或三合一變形筆記本產品所取代,而這些筆記本還可以變成全功能的平板電腦甚至是智慧手機。當然,如果是Android系統的話還需要針對不同的模式在軟體和介面上有所調節,讓使用者在任何一種形式下都可以更好的操作。比如華碩的Padfone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另外該公司旗下的Transformer Book系列筆記本也包括在內。

而這種筆記本與平板電腦組合的形式,未來在新型國家市場將會大受歡迎,畢竟消費者都在尋找用最合適的價格購買都功能最多、最能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

自:騰訊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