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移動機器人技術給AGV市場帶來的挑戰

朗銳智科1發表於2018-03-28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很多企業向自動化和智慧化靠攏。現代製造業環境不再依賴於昂貴而僵化的傳統技術,也承擔不起繼續使用人力運輸物料的低成效成果,尤其是在當今如此供不應求的勞動力市場背景下。更為精細、靈活且更具成本效益的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 技術給 AGV 市場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雖然 AGV 和 AMR 都可以實現物料運輸,但其相似性也僅止步於此。
AGV的車載智慧性極低,僅能服從簡單的程式設計指令。如要導航,則需採用電線、磁條或感測器進行引導,安裝時,通常需要進行全面(且昂貴)的裝置更新,在此期間還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AGV 僅限於幾種固定路線,因此後期如有修改路線需求,還需額外增加成本並干擾生產製造的進行。AGV 可以探測出面前的障礙物,但是無法繞行,因此一旦遇到障礙物,只能直接停止前進,直至障礙物被人為移除。
相比之下,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可利用軟體對工廠內部繪製地圖或提前匯入工廠建築物圖紙實現導航。該項功能相當於一輛裝載有 GPS 以及一套預裝地圖的汽車。當汽車設定人們的住處和工作地址後,便能根據地圖上的位置生成最便捷的路徑。而這與自主移動機器人 經位置資訊設定後取送零件的機制如出一轍。AMR 能夠利用工業智慧相機、內建感測器、鐳射掃描器以及複雜軟體中的資料,探測周圍環境,選出到達目的地最有效的途徑。它能夠實現完全自主工作,而且如果面前有叉車、貨板、人員或其他障礙物,它都能使用最佳替代路線實現安全繞行。由此一來,就可以確保物料運送波次保持進度,從而優化生產力。
自主操作使AMR 的靈活性遠超於 AGV。AGV 僅限於遵循一條整合到工廠設施中的固定路線,且通常該路線安裝於地面上。這意味著其其具體應用將非常有限,且 AGV 在其整個使用壽命期間只能執行千篇一律的運輸任務。如果需要改變路線,代價十分高昂,還會造成生產中斷,因此不具成本效益。
而AMR 僅需簡單的軟體調整即可變更任務,同樣的機器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執行各種不同任務,能夠自動做出調整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環境和生產要求。AMR 執行的任務可以通過機器人介面進行控制,或使用針對多臺機器人的機器人車隊控制軟體進行配置,該控制軟體能對指令自動進行優先順序排序,且可根據位置和適用性選擇最適用於某項給定任務的機器人。一旦制定了某項任務,員工就無需花時間協調機器人的工作,將能夠專注於高附加值的工作,推進公司的運營成功。
AMR 的靈活性在現代製造業環境下凸顯的尤為重要,在現代製造業環境下,如果需要對產品或生產線進行變更,則務必需要確保敏捷性和靈活性。AMR 對於任何規模設施的敏捷生產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如果需要移動生產單元,或新增新的生產單元或工藝,則可以迅速且簡易地上傳新的建築物地圖,或者在現場對 AMR 重新進行地圖繪製,使其能夠立即勝任新任務。這種卓越效能使得企業能夠完全操控機器人及其功能。隨著業務需求的發展,工作人員可以輕鬆地對機器人進行重新部署,從而在高度動態的環境下也能實現生產優化,而無需限制於僵硬的 AGV 基礎設施。
雖然 AMR 所裝載的先進技術比 AGV 多得多,但是通常而言,它是一種更為經濟適用的解決方案。AMR 無需電線、磁條或對建築物基礎設施進行昂貴改裝,因此AMR 的啟動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且在部署過程中不會造成代價高昂的生產中斷。由於AMR 可以快速輕鬆地部署,因此幾乎可立即實現生產效率的攀升。AMR 的初始成本很低,且其流程優化快速,可提供非常快速的投資回報(通常不到六個月)。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長,還可以以極低的新增成本擴充 AMR 應用。
作為目前國內最柔性的自動化運輸裝置,AGV的市場是非常廣闊的,國內很多優秀的企業也已經大規模的採用了AGV機器人。從國內對AGV機器人的需求以及應用情況來看,對AGV進行了相對簡單的生產應用場合的功能開發,對AGV進行的小型處理讓AGV的成本降到最低,在技術上追求簡單使用,讓使用者在最短是時間內收回投資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