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工作、勞動者和工作場所的未來是一項重要議題。
  • 如果不對勞動者進行同等的投資,工業投資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是與會領導人傳達的重要資訊之一。
  • 以下是專家指出的 2024 年值得關注的重要工作和工作場所趨勢。

就業領域日新月異。

商界預測,到 2027 年,近一半(44%)工人的核心技能會受到影響。

世界經濟論壇的《未來就業報告》指出,技術發展的速度超過了企業制定和擴大培訓計劃的速度。

許多報導都稱人工智慧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但其他如綠色轉型和地緣經濟條件等因素,也將在 2027 年 “攪動” 近四分之一的工作崗位,不僅會減少,也會創造新的工作崗位。

論壇《2024 年全球風險報告》發現,“缺乏經濟機會” 被列為未來兩年風險專家最擔心的十大風險之一。

報告認為,從長遠來看,經濟流動性可能會面臨更多障礙,導致大部分人口無法獲得經濟機會。

未來幾年,技能提升和發展將是確保未來工作公平的關鍵。這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傳達的資訊之一,年會圍繞 “為新時代創造就業和增長” 主題進行了多場高階別討論,對 2024 年的工作和工作場所趨勢進行了預測。

1. 人工智慧提高生產力的效果不均衡

2024 年,接受論壇調查的大多數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在高收入國家,生成式人工智慧將提高生產力和創新能力。但在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僅略高於三分之一。

預計知識密集型產業,包括資訊科技和數字通訊、金融與專業服務、醫療與保健服務、零售、製造、工程和建築、能源和物流行業的生產力將得到提升。

報告稱,這些潛在效益 “與人們對自動化、裁員和工作降級的擔憂形成了鮮明對比”。

2. 數字工作崗位持續增長

到 2030 年,全球數字工作崗位預計將增至約 9200 萬個。根據論壇白皮書《數字化工作的崛起》,這些通常是高薪工作。

數字工作有助於平衡高收入國家的技能短缺問題,同時為低收入國家的年輕勞動力提供更多機會:“如果管理得當,全球數字工作崗位能為世界各地的人才利用提供機會,擴大僱主可用的人才儲備,併為不同收入階層的國家提供了經濟增長途徑。”

經濟學家對未來一年生成式人工智慧影響力的看法。‍‍‍‍

圖片來源:首席經濟學家展望

3. 失業水平可能上升

國際勞工組織(ILO)總幹事吉爾伯特 · 福松 · 洪博在達沃斯 “勞動力市場變革的新機遇” 小組會議上表示,2023 年勞動力市場表現出一定韌性,就業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但他也說,國際勞工組織 1 月初的預測顯示,2024 年全球失業率可能會從 5.1% 升至 5.2%,預計失業人數增加兩百萬。

在美國,今年第一個月的就業市場表現依然強於預期,新增就業崗位超過 35 萬個。據《衛報》報導,1 月份的失業率為 3.7%,接近 50 年來的最低點。

洪博說,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顯示,低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之間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而年輕人的失業風險是其他成年人的 3.5 倍,“許多工人難以支付賬單,這非常令人擔憂”。

他強調,人工智慧不會是 “就業末日”,但技能再培訓、技能提升和終身學習都會是管理向利用人工智慧增強工作技能過渡的關鍵。

4. 更多臨時辦公室

LinkedIn 聯合創始人艾倫 · 布盧(Allen Blue)在 2024 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我們未來還需要辦公室嗎?” 會議上發言說,遠端工作崗位的招聘數量已經從 2022 年 4 月高峰期的 20% 下降到 2023 年 12 月的 8%。

但員工對選擇遠端或混合工作模式的興趣仍然很高,約佔申請人數的 46%。

他說:“辦公室辦公將與居家辦公展開競爭…… 這對辦公室來說是件好事,因為管理層需要創新,創造一個 “重視動態人際交往” 的工作環境。”

初次工作的年輕人希望與人交流,因此他們對混合工作模式比遠端工作更感興趣。

奧地利聯邦勞動和經濟部長馬丁 · 科赫(Martin Kocher)說,奧地利的一些村莊實際上正在投資建設臨時社群辦公空間,因為人們不想在家辦公,他們可以利用附近的其他便利設施。

他預測,在遠離公司總部的地方,會發展出更多的臨時辦公空間。

5. 技能將變得更加重要

根據《未來就業報告》,未來五年預計將有 23% 的工作崗位發生變化,數百萬人將輾轉於不斷減少和不斷增加的工作崗位間。

Coursera 執行長 Jeff Maggioncalda 和德科集團(Adecco Group)執行長馬思翰(Denis Machuel) 參加了達沃斯年會 “勞動力市場變革下的技能再培訓” 的主題會議,討論了技能的可遷移能力以及人工智慧在幫助個性化學習和提高生產力方面的潛力,這也為全球就業創造了更公平的機會與環境。

但正如 Code.org 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哈迪 · 帕托維(Hadi Partovi)在 “教育遇上人工智慧” 討論會議上指出的那樣,關鍵在於學習運用人工智慧和數字技術。

他說,當人們考慮因人工智慧而失去工作時,風險並不在於人工智慧奪走了人們的工作:“而是他們的工作被會使用人工智慧的人搶走。這種情況的影響範圍更大。

“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勞動者被機器人或機器取代,尤其是文職工作,而是一些更優秀或受過更多教育的勞動者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因為他們的生產效率可以是原來工作人員的兩倍或三倍。

“當務之急是把人工智慧工具的工作原理教給每一位公民,尤其是我們的年輕人。”

6. 更多女性進入職場

世界銀行發現,2020 年,縮小經濟性別差距的潛在收益可為全球經濟帶來 172 萬億美元的 “性別紅利”。

但論壇釋出的《2023 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經濟參與和機會方面的差距只縮小了 60% 多一點。

“媽媽優先(Moms First)”創始人兼執行長 Reshma Saujani 在 “勞動力背後的勞動力” 曾表示:“世界上有 6.06 億適齡工作的女性因為要承擔無償的照料責任而無法工作,而男性對應的資料僅為 4000 萬。”

“‘媽媽優先’正在與來自各行各業的 130 多家公司合作,他們都在說‘我們的員工人數不足’。我們正與他們合作,重新規劃其托兒方案並增加補貼。

“托兒服務是能自負盈虧的。如果為員工提供托兒服務,員工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勞動力流失率會降低,留用率就會提高。我們必須將兒童保育視為一個經濟問題,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切實為此採取行動。”

Kate Whiting

論壇議程高階撰稿人

來自: 世界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