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和多媒體》讀書筆記

icu發表於2005-10-09
 
多媒體通訊中的關鍵技術:
1、  語音和視訊的編解碼技術。
 音訊主要:抽樣,量化,編碼,其中量化包括有:均勻量化,非均勻量化,自適應量化三種。編碼主要有:
1、差分脈碼調製(DPCM)。
2、自適應差分脈碼調製(ADPCM),G.711規定了A律和U率。佔用64Kbit/s. G.721規定了32Kbit/s。G.723建議編碼的速率擴充到40Kbit/s和24Kbit/s。G.726編碼為16Kbit/s.這種編碼方式不對訊號頻帶做任何分割。也稱為整帶時域編碼。
3、子帶編碼(SBC),對輸入訊號分割成幾個不同的頻帶分量,然後對各個頻帶分量進行編碼。例如G.72.
4、變換域編碼。也是一種頻域編碼。
VOIP概要:IP電話的核心是語音壓縮,傳統電話是32或者64Kbit/s,而IP電話是CS-ACELP,8Kbit/s。 一般來說,時延不能超過250ms。主要的話音壓縮標準就是G.729和G.723/G.723.1。
迴音消除技術:使用揚聲器和耳麥時候,本地揚聲器的聲音又被耳麥吸收,出現回聲現象,主要採用回聲抑制和回聲抵消。
靜噪抑制主要是指檢測到通話過程中的大量顯著的停頓,通過採用靜噪抑制技術,大量的頻寬節省下來用於其他話音或者資料通訊。一個問題是:背景噪聲問題,一個是前後沿剪下的問題。
處理流程:首先是把模擬訊號變成數字訊號,音效卡對語音訊號8bit或者16bit量化,然後送入緩衝器,首先是抵位元編碼器對語音塊(也稱為幀)編碼。一般是把幾個語音塊變成一個語音包。然後高位元的編碼器把語音包再按順序編碼,然後壓縮送入網路處理器。對方收到以後,解碼器把該包還原稱語音資料流送入解碼緩衝器,最後,緩衝器把語音樣點送入音效卡,通過揚聲器按預定頻率播出。
語音編碼:一般IP/UDP頭要耗去7Kbit/s左右的頻寬,如果壓縮,可以降低為2-3Kbit/s。
有差分脈衝編碼(DPPCM):直接儲存前一次的輸入取樣值,然後用模擬減法器獲得差值,經量化編碼送出。這是差分編碼的基本思想。
自適應差分脈衝編碼(ADPCM):根據話音波形的時間相關性確定預測係數,使差分訊號的方差最小。
    編碼標準:G.711  我國主要採用A律的G.711語音編碼
              G.721
              G.722
              G.723/G.723.1採用5.3/6.3kbit/s雙速率語音編碼,但是處理時延比較大。
              G.724
              G.726
              G.727
              G.729.G.729語音壓縮標準,採用8Kbit/s,可是話音質量和G.724 (32Kbit/s  ADPCM)差不多。G.729的演算法稱為CS-ACELP(Conjugate Structured-Algebraic Code Excited linerar Predictive 對生結構代數碼激線形預測)。CS-ACELP主要在標準PCM取樣的基礎上,每10ms生成一個10位元組長的話音幀。
 
 G系列建議為IP電話使用的語音編碼標準。語音編碼的基本指標有:位元率,時延,複雜度和語音質量。
 T系列為IP網中使用的傳真協議。
ITU-T:國際標準化組織及標準的發展
     H.323  (基於分組的多媒體通訊協議)
     H.225 (呼叫信令協議和媒體分組化,用於建立連線):包括RAS協議和Q。931協議。RAS協議負責裝置之間的管理功能。1、裝置的管理,包括裝置的搜尋,登入和登出。 2、呼叫的管理,包括接入控制序列,拆線序列和地址解析序列 3、資源的管理,包括資訊序列查詢,資源可用性彙報序列,頻寬申請序列和處理進展序列等流程。三種管理都有不同的訊息。閘道器和網守事先設定共享的初始金鑰。Q。931訊息主要用於呼叫的建立,釋放等控制資訊。只是使用了該協議中的部分訊息,對其進行了擴充套件,其中用於管理和維護的訊息在IP電話中並沒有使用。
H.248(MG和MGC通訊協議)
H.235 (終端的安全和保密)
 H.245 (多媒體控制協議) H協議族中關於媒體通道建立,維護,釋放的應用層協議。H。245通道有4種狀態,
獨立的H.245通道,
在H.2250通道中隧道傳輸,
無H.245通道,
獨立的H.245通道通過網守迂迴進行通訊。
通訊能力交換過程(CESE(Capability Exchange Signalling Entity))分為呼入和撥出。
             H.248:基本思想和MGCP很像。 H.248協議是 2000年由 ITU-T第 16工作組提出的媒體閘道器控制協議,它是在早期MGCP協議基礎上改進而成。H.248/ MeGaCo協議是用於連線MGC與MG的閘道器控制協議,應用於媒體閘道器與軟交換之間及軟交換與             H.248/ MeGaCo終端之間,是軟交換應支援的重要協議。H.248協議定義的連線模型包括終端(termination)和上下文(context)兩個主要概念。終端是 MG中的邏輯實體,能傳送和接收一種或多種媒體,在任何時候,一個終端屬於且只能屬於一個上下文,可以表示時隙、模擬線和RTP(real time protocol)流等。終端型別主要有半永久性終端(TDM通道或模擬線等)和臨時性終端(如RTP流,用於承載語音、資料和視訊訊號或各種混合訊號)。用屬性、事件、訊號、統計表示終端特性,為了解決遮蔽終端多樣性問題,在協議中引入了包(package)概念,將終端的各種特性引數組合成包。一個上下文是一些終端間的聯絡,它描述終端之間的拓撲關係及媒體混合/交換的引數。朗訊公司(Lucent)在MGCP協議中首次提出             context概念,使協議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充套件性,H.248/MeGaCo協議延用了這個概念,它可用 Add命令建立,用Subtract或 Move命令刪除。
H.332 (鬆弛耦合會議擴充套件,用於大型會議)
H.450 (補充業務的通用功能)已經有了H.450.1----H.450.12.
IETF:Internet工程任務組
   SIP,
SDP,
RTP,
RTSP(實時流協議 RFC2326)
SCTP( 流控制傳輸協議 RFC 2960)
PINT (PSTN Internet Interworking )和SIP基本相同,主要內容也是定義SIP協議在PSTN和IP網路間互通時的作用和工作模式。
MGCP:因為有各種閘道器(例如干線閘道器,使用者閘道器,接入閘道器,ATM閘道器),所以希望有媒體處理和呼叫控制分開,所以誕生了閘道器控制協議。,
 
注意:IP閘道器必須要有與電路交換網連線的標準介面,如數字中繼介面,還要支援電路交換網的信令。閘道器就有模擬語音閘道器和數字語音閘道器。
DTMF訊號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There is no baseband multiplexing done on DTMF signals。
RAS(Registration 註冊Admission許可 Status狀態)資訊:閘道器和網守之間的資訊。 閘道器通過電路交換網向使用者送提示音。
兩個閘道器之間採用Q.931訊息進行協商建立話路。在使用者拿起話機正式通話前,閘道器還要採用H.245協議建立邏輯通道,在邏輯通道上傳送語音分組。
Radius協議,每個Radius包都有一個固定長度的包頭,包括Code (主要描述包型別,主要有8種,例如1-AccessRequest2-AccessAccept3-AccessReject等),1個位元組,標示符IDentifier,一個位元組,訊息長度Length,2個位元組。一個訊息認證欄位Authentication(訊息包採用MD5演算法,以該欄位和共享金鑰為主體進行加密運算,確保使用者資訊保安),16個位元組。接著為三元組形式的訊息內容。三元組包括資料屬性型別Type(1個位元組,一般是標準的63種),長度Length(1個位元組),和訊息體Value(通常是Integer,Timer,Address,String),但是,如果Type是26(Vendor-Specific)的話,內容就是廠家自己定義。很多對標準的擴充套件就是通過這種方式。VOIP對Radius協議進行了擴充套件,就是採用這種方式在Value域增加了很多三元組。
CTI: 計算機電話整合。
 IVR: 互動式語音應答。
計算機語音整合系統有三種流行的介面:
1、  微軟公司的語音應用程式介面 TAPI.
2、  Novel和AT&T公司的TSAPI。
3、  SUN公司的JAVA語音介面。JTAPI.
IP系統由終端,閘道器,網守,網管,計費等組成。
網守:整個系統得服務平臺。提供撥號方案,安全管理,賬務管理
 
視訊編解碼:主要是H.261, H.263(可視電話),JPEG(靜態影象),MPEG-1(5Mbit/s),MPEG-2(幾兆到幾十兆位元速率), MPEG-4(低於64Kbit/s)
2、  網路通訊技術。
ISDN:接入網路稱為V.5介面。
ATM: 分為物理層,ATM層,ATM適配層,控制層。
xDSL:對稱HDSL,SDSL,MVL,IDSL 非對稱 ADSL,,VDSL,ADSL能根據距離的遠近提供不同的傳輸速度。主要有CAP和DMT(用的多)兩種方式。
Cable Modem ,採用有線電視線來上網。
LMDS: 寬頻無線接入方式。
對於TAPI的介紹:

相關文章